短期期權大爆發!大宗商品交易日益火爆

大宗商品投資者正在追隨美股交易的熱門趨勢,他們利用短期期權押注就業報告、農作物報告、歐佩克會議等事件。

美國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每週到期的大宗商品期權合約交易量平均每年增長30%。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能源行業商品周合約交易量平均每年增長50%,其次是金屬和農業商品周合約交易量。

6_2307261420125781.png

2023年的短期期權交易量創紀錄

這種增長突顯出,隨著市場受到極端天氣事件、經濟衰退擔憂和俄烏衝突的影響,從石油到小麥和鋅等各種商品的價格變得更加波動,交易員們正以不同的方式管理風險。價格劇烈波動的可能性增加,意味著持有傳統期貨合約變得更加昂貴,而長期期權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

短期大宗商品交易繁榮是在股市“零日期權”興起之後出現的,後者目前佔標普500指數相關合約總量的40%以上。根據CME的數據,雖然目前市場對“零日商品期權”沒有興趣,但允許交易員對沖特定事件風險的周合約已開始升溫。CME大宗商品、期權和國際市場全球主管Derek Samman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歐佩克會議等特定事件期間,周合約成交量就呈上升趨勢。

根據CME的數據,金屬期權的周合約交易量在2023年已經有五個月都創下了紀錄,能源期權周合約交易量在四個月裏都創下了紀錄。隨著交易成本的上升,以及利率和期貨對保證金存款要求的提高,交易員們被迫改變了管理賬目的方式,以應對一些劇烈的價格波動。

6_2307261420126412.png

週期權合約交易量猛增

短期期權爲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更廉價的市場敞口方式,因爲較短的期限降低了合約的時間溢價。CME數據顯示,目前所有市場的週期權交易量佔2023年迄今交易量的26%,高於2020年的18%。大宗商品的份額仍然很小,僅佔2023年總額的5%,但高於2020年的3%。

Sammann表示,期權在客戶投資策略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且增長速度快於期貨。2023年上半年,包括短期和傳統合約在內的所有期權交易同比增長24%。

“我們的每一個客戶羣都在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是我們的買方期權業務,增幅達到了42%”,Sammann說。期權是專門爲波動的市場設計的,“它們是靈活的,特別是對於那些發現利用期貨進行價格持平對沖是一項困難任務的對沖者,一旦客戶接觸到它,並意識到這些複雜工具的強大和靈活性,他們就會說,‘這永遠是我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