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還是50基點?“前置”加息或讓英國央行再次大膽選擇

週四晚7點,英國央行將公佈最新利率決議,但市場預期仍存在分歧,因爲政策制定者在抵禦通脹方面已接近臨界點。

Refinitiv數據顯示,截至週二上午,市場預計英國央行約有62%的概率加息25個基點至5.25%。另外38%的市場參與者預計再次加息50個基點。此前央行在6月份的大幅加息,令市場大喫一驚。

英國的通脹趨勢似乎在減緩,但仍遠高於其他發達經濟體,並遠遠超過英國央行的2%目標。

6月份的整體CPI從5月份的8.7%下滑至7.9%,而核心通脹率(不包括波動較大的能源、食品、菸酒價格)同比則從5月份的31年來的最高水平7.1%回落到6.9%。

英國零售商協會(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週二公佈的數據還顯示,商店價格年通脹率從6月份的8.4%降至7月份的7.6%,並且兩年來首次出現月度環比下降,這表明英國可能已經度過了通脹危機最糟糕的時期。

儘管英國央行已連續13次加息,但英國經濟仍表現出令人驚訝的韌性。截至5月底的三個月裏,英國GDP保持平穩,已經預計不會陷入衰退。

高盛集團上週末指出,貨幣政策委員會將密切關注三個通脹持續性指標,以確定貨幣政策需要額外收緊的程度。這些指標分別是:勞動力市場的潛在閒置率、工資增長和服務業通脹。

高盛的歐洲經濟學家詹姆斯·莫伯利(James Moberly)、易卜拉欣·奎德里(Ibrahim Quadri)和賈裏·斯特恩(Jari Stehn)指出:

“在6月份會議前,4月份的勞動力市場報告非常強勁,但5月份就業活動明顯放緩。然而,工資增長仍然非常強勁,私營部門的固定工資增速上升至7.7%,雖然核心通脹在6月份的表現低於預期,但服務業通脹的勢頭仍然強勁。自6月份會議以來,英國央行官員幾乎沒有就如何評估最新數據提供任何指導。”

鑑於貨幣政策委員會對最近兩個月經濟數據的解讀有限,高盛表示,本週的會議"千鈞一髮",但上調25個基點比再上調50基點的可能性更大。這家華爾街巨頭預計,投票結果將出現8比1的分歧,唯一的反對意見是支持維持利率不變。

經濟學家們表示:"8月會議前的整體數據雖然堅挺,但與6月會議前相比更加喜憂參半,當時勞動力市場、工資增長和服務業通脹數據都好於預期。”

"此外,本週的事態發展——包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疲軟,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發表的謹慎言論,以及對8月份會議的市場預期回落——或許能驗證加息25個基點的觀點。”

美聯儲和歐洲央行上週實施了25個基點的加息,並採取了謹慎的基調。他們強調通脹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由於通脹仍高於目標,因此仍保持鷹派傾向。

貨幣政策委員會願意"前置"加息

7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顯示,第二季度經濟放緩的勢頭延續到了第三季度,尤其是在服務業,英國央行的激進加息似乎終於開始擠壓需求。

7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大幅下降,最新數據顯示失業率爲4%,高於英國央行5月份的預測值,職位空缺繼續減少。

儘管有所鬆動,但勞動力市場仍然非常緊張,觀察家們仍然略微傾向於週四再次大幅加息。

巴克萊銀行認爲加息半個百分點是板上釘釘的事,因爲工資和核心通脹率居高不下,這意味著採取果斷的行動是陷入困境的貨幣政策委員會"提高可信度"的機會。

巴克萊銀行的經濟學家阿巴斯·汗(Abbas Khan)、馬里亞諾·塞納(Mariano Cena)和西爾維婭·阿爾達格納(Silvia Ardagna)週五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總結道:

"我們預計投票結果將出現8-1的分歧(支持上調50個基點vs利率保持不變),前瞻性指引保持不變,預測將明確納入更強的通脹持續性。”

法國巴黎銀行的歐洲經濟學家馬修·斯旺尼爾(Matthew Swannell)和保羅·霍林斯沃思(Paul Hollingsworth)也發表了類似觀點,他們表示,根據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在辛特拉央行年會上的講話,貨幣政策委員會將願意“前置”加息。

貝利爲6月份的巨幅加息辯解道:"如果我們真的認爲應該加息25個基點,然後根據我們所看到的證據,市場也真的將加息25基點納入計價,那麼最好還是加息50個基點。

斯旺尼爾和霍林斯沃思表示:

“即使考慮到通脹的意外變化,自6月份以來看到的數據明確支持貨幣政策委員會進行超過25個基點的進一步加息。”

對於本週會議之後的情況,高盛表示,儘管在重新平衡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也不足以讓央行結束加息,因爲進一步的需求降溫和實現可持續迴歸2%的總體通脹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盛的經濟學家們補充說:"儘管如此,這一評估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會受到經濟增長前景、勞動力供應前景以及通脹預期這些因素的影響。”

因此,高盛預計將進一步加息25個基點,最終達到5.75%的峯值,或者直到貨幣政策委員會看到即期工資和服務業通脹出現明顯放緩的跡象。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