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房地產行業動態彙總(2023-08-14)

1. 重慶: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額度每人每月再次提高300元

重慶市11日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的通知》,七項舉措支持住房公積金繳存人的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租購併舉助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在提高繳存人家庭租房提取額度方面,進一步加大租房自住支持力度,繳存人家庭在重慶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中心城區繳存人提取額度提高至每人1800元/月,夫妻雙方爲3600元/月;中心城區以外區縣繳存人提取額度提高至每人1500元/月,夫妻雙方爲3000元/月。

2. 廣東梅州:鼓勵提取公積金作首付,吸引外出鄉賢和新市民到梅州購房

廣東省梅州市發佈《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推出23條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舉措》。文件提出,探索提高二孩及多孩家庭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探索放寬異地貸款戶籍限制政策,並建立灣區蘇區重點城市公積金業務跨省跨域一體化辦理平臺,吸引外出鄉賢和新市民到梅州購房消費。鼓勵居民購買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積金作首付,繼續支持城鎮老舊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配合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

3. 長沙住建局:按7:3的比例供應剛需房和改需房,不再要求配建租賃住房

據瀟湘晨報,針對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優化長沙房地產政策的建議,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近日作出回覆。根據回覆內容,在推進住房產品的差異化供給方面,長沙因城施策構建“三房”體系,長沙在中國全國率先提出構建“保障房、剛需房、改需房”三房體系,保障房應保盡保,剛需房和改需房按7:3的比例供應,實行分類供地、分類指導、分類建設。目前,長沙改需房供應比例達到3成左右。長沙不再要求配建租賃住房,對單宗住宅用地不再要求配建10%租賃住房,降低了企業配建壓力,提高了企業拿地積極性。

4. 鄭州“認房不認貸”實施一週,業內:對整體市場的提振效果較弱

自鄭州市於8月3日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後,從近一週表現看,鄭州的房地產市場沒有明顯好轉,二手房源的掛牌價仍在走低。數據上,短短一年多時間,鄭州的二手房掛牌量就增加了3萬多套,總掛牌量超過10萬套。業內認爲,此次新政出臺後,對改善型住房需求或有進一步的促進作用,但對整體市場的提振效果較弱。

5. 長沙何時放開限售?回應:住建局將會同相關部門認真研討

近日,有網友在問政湖南平臺諮詢長沙什麼時候可以放開限售?該網友表示,現在國家都在提倡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長沙限售政策什麼時候可以優化一下?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問政服務平臺回覆稱,“您提出的意見建議,住建局會會同相關部門認真研討。目前,長沙市正按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要求,持續穩妥實施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持續優化完善房地產政策措施,有關政策會按要求予以制定和及時發佈,確保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6. 地產調控政策細則或將在8月下旬-9月初逐步落地

華南一家券商透露,地產調控政策細則或將在8月下旬-9月初逐步落地。前期中央地產政策吹風會疊加四大一線城市表態,目前進入政策真空期,一線城市地產政策放開具有較強確定性。據瞭解,時值中央部委例常高溫假期,目前四大一線城市地產政策調控方案已上報至中央,8月中下旬-9月初政策細則或將逐步出臺。

7. 證監會召集部分房企及金融機構開會:瞭解房企銷售、現金流及負債情況

8月11日,從多家房企處獲悉,中國證監會於當日上午召集部分房企和金融機構線上會議,多家頭部和中型房企參會。當日下午,華東地區某頭部房企相關人士透露,本次會議的具體召集人爲證監會企業債券部,內容主要是瞭解房企當前的銷售、現金流及負債情況。另一家華東房企相關人士也告訴每經記者“確有參會”。華北地區一家房企相關人士表示,此次會議的召開對企業來說應該是好消息,“大家都在咬著牙等風來。”不過,多家央國企人士表示,並未參加本次會議。

8. 美國將宣佈打擊房地產洗錢行動

美國中國財政部不久將提出一項規定,有效杜絕匿名購買豪宅的行爲,從而堵住該機構所稱的允許腐敗寡頭、恐怖分子和其他罪犯隱藏不義之財的漏洞。這項期待已久的規定預計將要求產權保險公司等房地產專業人士向中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局(FinCEN)報告以現金購買房地產的公司實際所有人的身份。

9. 碧桂園:對境內11只債券8月14日起停牌,考慮採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

8月12日晚間,碧桂園宣佈對旗下11只境內公司債券自2023年8月14日開市起停牌,復牌時間另行確定。碧桂園稱,集團將與各持份者溝通,並考慮採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後續集團亦將繼續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措施和經營策略,以保障集團的未來長遠發展。

10. 華爲官方聲明:不對外經營房地產業務

針對日前市場上關於“華爲將進軍房地產開發”的傳聞,華爲官方正式發佈聲明,稱公司所成立的東莞棠雅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主要承擔建設、管理華爲數萬員工的園區配套人才房功能,不對外經營房地產業務。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