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鑑擺在眼前!前IMF官員警告:鉅額債務正動搖美元地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官員Barry Eichengreen表示,美元的主導地位取決於美國能否控制住自己的債務問題。

這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學家在週一爲Project Syndicate撰寫的一篇專欄文章中指出,隨著一些國家逐漸放棄使用美元,人們越來越擔心美元最終可能被一種競爭貨幣所取代。

但Eichengreen表示,美元作爲全球頭號外匯儲備貨幣的地位被推翻的真正風險在於堆積如山的美國債務,而不是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

英鎊便是前車之鑑

Eichengreen說,不斷增加的債務正是英鎊在上個世紀衰落的原因,後者正是20世紀的世界頭號貨幣。儘管英鎊的下跌也有地緣政治事件的部分原因,但大多數學者都認爲,這主要還是由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鉅額債務引發的,導致英國的債務餘額飆升了六倍,達到GDP的130%。

因此,Eichengreen警告說,美元能否保持其全球地位,不僅僅取決於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還將取決於美國能否控制其飆升的債務,避免另一場無益的債務上限攤牌,並使其經濟和政治行動更廣泛地協調起來。

6_2309121315104271.png

經濟學家也對飆升的美國公共債務餘額發出了警告,美國聯邦政府今年的總赤字首次達到32萬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最近的一項預測顯示,美國債務與GDP之比在上個季度達到123%,未來30年可能飆升至181%。

與此同時,美元在經歷了持續到2022年的強勁上漲後略有走弱,但美元走弱不一定是壞事,因爲如果美元過於強勢,在海外有業務的美國公司可能會受到傷害。

另外,Eichengreen強調,美元仍然是全球交易和外匯儲備中使用最廣泛的貨幣,其他貨幣幾乎沒有對它的霸主地位構成嚴重威脅。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