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觀點梳理(2023-09-12)

1. 瑞銀:德國經濟困境源於服務業投資不足

瑞銀經濟學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疲弱的商業投資是德國經濟增長緩慢的罪魁禍首,令人驚訝的是,德國經濟表現不佳的原因可能是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在缺乏投資、官僚作風嚴重、人口老齡化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約61%的德國人認爲經濟正在惡化,IFO商業信心指數已降至2022年能源危機最嚴重時期的水平。德國投資的疲軟尤爲突出,固定投資總額的下降幾乎解釋了德國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與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增長表現的所有差異。與此同時,德國的服務業(尤其是貿易、旅遊、住宿和娛樂)增長落後於其他國家,而製造業雖然疲弱,但實際上表現優於其他國家。

2. 高盛:美國股市將在波折中實現更多上漲

高盛表示,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持續推進將支撐標普500指數的盈利,並在未來12個月提振該指數,但同時警告稱,通往年底的道路可能會起伏不定。以David Kostin爲首的策略師將標普500指數的年終目標定爲4500點,這意味著上行空間不大,但他們認爲未來12個月該指數將攀升至4700點,約有6%的上行空間。他們表示,從基準宏觀前景來看,該指數19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風險“偏向上行”。隨著軟著陸的情況已經在股票價格中大部分反映出來,經濟增長和通脹數據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給股市帶來“波動的路徑”。

3. 巴克萊CEO:美聯儲的加息行動接近尾聲

巴克萊CEO稱,美聯儲的加息行動“接近尾聲”,美國的基本經濟趨勢正在復甦中;英國經濟復甦較美國滯後數月時間;如果美國經濟趨於穩定,英國經濟也將那樣;Arm美國IPO表明,英國在芯片設計領域表現強勁。

4. 摩根大通:通脹面臨重燃風險,下調美債持倉並轉向現金

摩根大通首席市場策略師Marko Kolanovic已下調該行的政府債券配置,並轉向現金,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再度引發通脹並導致美聯儲延長加息週期。將對債券的超配比例從3%下調至2%,同時將現金配置比例從4%提高至5%。重申維持防禦性觀點,維持對股票和信貸產品的低配,對現金和大宗商品的超配。Kolanovic表示,在股市方面,我們在今年大部分時間裏維持對風險市場的負面展望,這是由於利率前所未有的上升——這正緩慢侵蝕經濟,併爲市場去風險化奠定了基礎。

5. 法興銀行:預計美國經濟將於2024年中陷入衰退

法國興業銀行美國利率策略負責人Subadra Rajappa表示,美國經濟“仍然很可能”陷入衰退,預計衰退將於明年年中而非年初到來。擬於本週發佈的經濟數據將引導市場對美聯儲下週將採取的行動以及11月是否會加息的預期。“我們看到夏天的支出較高。消費者表現出非凡的韌性,但隨著學生貸款的暫停償還期結束,儲蓄率開始下降,違約率開始上升,我認爲今年第四季度消費者將開始面臨更大的壓力。這可能會遏制美國收益率的上升。”Rajappa表示,當前短期國債富有吸引力。“我認爲市場已充分消化了美聯儲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較高利率這一情境。如果經濟確實開始放緩,並且美聯儲開始轉向政策放寬或較爲寬鬆,那麼曲線前端就會開始回升。”

6. 韋德布什:臺積電的股價有望受益於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的增長

韋德布什的分析師Matt Bryson在業績公佈聲稱,雖然臺積電第三季度的營收業績相對穩健,但更廣泛的商業環境幾乎沒有發生"有意義的"變化,考慮到芯片市場依然疲軟,因此對該公司前景不利。不過該分析公司同時指出,長期來看,臺積電的股價有望受益於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的增長,此類市場應用的增長將爲公司帶來更多訂單。

7. 潘森宏觀:增長放緩使赤字任務複雜化,意大利麪臨政治挑戰

潘森宏觀首席歐元區經濟學家Claus Vistesen警告稱,隨著意大利經濟增長放緩,意大利政府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根據歐盟委員會週一公佈的最新預測,意大利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可能低於預期。“意大利正在緩慢但肯定地滑向疫情前(非常)低的趨勢增長。”他指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的名義經濟活動也將出現動搖,這將增加公共財政的壓力,“預算赤字必須大幅增加,而這不會受到歡迎。”意大利2023年第一季度的預算赤字爲12.1%,遠遠超出了政府的目標範圍。

8. 摩根士丹利:得益於Dojo超級計算機,特斯拉股價將大漲

摩根士丹利表示,特斯拉Dojo超級計算機可能使該公司更快採用自動駕駛出租車和網絡服務,使該公司市值至多增加5000億美元。Dojo可以打開“新的潛在市場”,就像AWS對於亞馬遜一樣,Adam Jonas和Daniela M Haigian等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摩根士丹利將該股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超配,並將其12個月目標價從250美元上調至400美元。特斯拉股價今年已經上漲逾一倍,上週五收於248.50美元。

9. 摩根士丹利看好美國國債,與許多華爾街同行觀點相左

隨著市場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前景可能過於樂觀,摩根士丹利對美國國債空頭髮出反擊,稱投資者應該購買美國主權債券。該投資銀行駐紐約的Matthew Hornbach等策略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即使經濟增長確實保持相對健康,隨著通貨膨脹可能繼續放緩,美國國債也可能受到支持。“我們繼續建議投資者對政府債券久期採取超配立場,”策略師們表示。該報告稱,摩根士丹利建議客戶買進5年期美國國債和3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摩根士丹利看漲美國國債的觀點與許多華爾街同行相左。摩根大通上週上調對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預測,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年底的目標從3.85%提高至4.20%,並放棄看漲5年期國債的失敗建議。美國銀行上週建議客戶,對美國國債採取中性立場,稱經濟韌性可能導致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高升至4.75%,然後在4%左右企穩。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