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觀點梳理(2023-09-14)

1. 花旗:歐盟調查或放緩中國電池商產能擴張週期,但總體出口應無大的下行風險

歐盟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對此投行花旗評論稱,中國電池供應商的產能擴張和資本支出週期可能會放緩,但總體沒有大的下行風險。花旗指出,鑑於歐盟僅佔中國出口規模的約20-25%,而全球有195個國家,中國原始設備製造商的總體出口戰略應不會遭遇大的下行風險;調查同樣證明比亞迪緩慢而非激進迫切的海外建廠步伐是計劃周詳之舉。花旗表示,如果對歐盟出口佔25%,比亞迪2024年的銷售目標是4百萬輛汽車,其中10%是出口,那麼潛在的歐盟調查僅會減少比亞迪10萬輛車的出口銷量,也就是比亞迪2024年的銷量會潛在地從400萬輛減少至390萬輛。花旗總結稱,有沒有對歐盟的出口,世界都將照常運行。

2. 高盛:加息無法阻止盧布的進一步貶值

高盛經濟學家Clemens Grafe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俄羅斯央行最近的加息不太可能有意義地改變盧布的中期走勢,在他們看來,盧布的中期走勢主要取決於經常賬戶的狀況。該機構認爲,俄羅斯央行“短期內不會加息”,預計通脹將在2024年初達到接近9%的峯值,這意味著即使目前利率達到12%,最終仍不足以產生足夠的限制性作用。貨幣政策需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緊縮。此外,產出缺口目前明顯爲正值,將繼續產生通脹壓力,這需要大幅收緊貨幣和財政政策。央行已前置加息,但這是否足夠,將取決於中國財政部是否有能力將最近的緊縮政策維持到明年。

3. 高盛:雪佛龍澳洲LNG工廠長期罷工的可能性很低

高盛表示,如果雪佛龍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工廠的罷工升級,這將增加供應風險,並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不過,高盛補充稱,長時間罷工的可能性很低。高盛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爲液化天然氣出口全面中斷可能給設施運營商雪佛龍帶來巨大損失,另一方面是因爲潛在的監管幹預。”高盛指出,長時間罷工可能會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至每兆瓦時70-107歐元,但這一可能性很低。另一方面,如果雪佛龍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工廠的勞資糾紛得到解決,歐洲天然氣價格可能在夏季剩餘時間裏降至每兆瓦時23-33歐元之間。

4. 法農:英鎊繼續受到經濟滯脹的威脅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表示,英鎊仍然是G10貨幣裏表現不佳的貨幣之一,因爲昨天英國喜憂參半的就業數據未能給英鎊帶來任何緩解。今天英國7月份GDP和對外貿易數據也不太可能改變英國經濟可能會繼續停滯的前景,在這種不那麼樂觀的背景下,英鎊可能原地踏步,同時可能比其他主要外匯貨幣更容易受到滯脹威脅的影響。

5. 法興銀行:預計土耳其第四季度將加息600bp

法興銀行預計,土耳其央行將在9月將其主要利率提高至31%,隨後在第四季度進行另外600個基點的貨幣緊縮行動,並在2024年第一季度最終將利率提高200個基點至40%。包括Phoenix Kalen在內的分析師們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土耳其里拉在今年剩餘時間裏“可能會進一步走弱”,他們預測該貨幣匯率在年底將跌至30。他們表示,儘管未來幾個月利率可能會穩步上升,但由於通脹飆升,實際利率仍將大幅下降。中長期來看,土耳其金融環境趨於更加靈活的正常化是積極的,但短期來看,里拉可能會進一步走軟。此外他們預計,隨著正統政策的逐步迴歸,明年土耳其的基本面可能會改善,2024年裏拉的貶值將進一步放緩。

6. 德商銀行:英鎊下行壓力或將增加

德商銀行表示,英國失業率略有上升,這意味著勞動力市場繼續降溫。就對抗通脹而言,這本身就是一個好消息。但與此同時,工資再次大幅上漲,這反過來又是一個壞消息,因爲這並沒有讓英國央行的工作變得輕鬆。不過,英國央行可能會發現繼續加息的難度越來越大,市場也似乎並不真正相信英國央行會這樣做。如果英國央行未能令市場信服其將加息,尤其是在下週的利率會議,英鎊的下行壓力可能會增加。

7. 太平洋證券:特斯拉引領電動化新技術、智能化發展,推動光儲平價變革

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我們認爲未來特斯拉的機會主要分爲兩條主線,第一是通過新技術、智能化提升電動車及相關產品的競爭力和盈利水平,第二是通過儲能、FSD等產品推動光儲平價等更大市場的變革。電動車方面,特斯拉通過一體化壓鑄、4680電池、FSD等技術進一步降本增效,並有望通過推出Cybertrack、Model3煥新版等新車型及改款車型增加銷量彈性(機器人屬於電動車智能化的拓展)。能源方面,特斯拉光伏業務具備品牌、渠道優勢,儲能業務有先進的鋰電池技術作爲基礎。未來特斯拉有望在廣闊的能源市場中延續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強大競爭力。

8. 貝萊德和Amundi警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勞動力市場是證據

全球最大的兩家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和Amundi投資總監表示,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兩家公司的高級基金經理稱,裂縫正在出現,尤其是在勞動力市場。Amundi首席投資官Vincent Mortier預計經濟萎縮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到來。貝萊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Rick Rieder表示,最近幾周他對美國經濟的狀況變得更加悲觀,經濟放緩已經開始。Mortier和Rieder都指出,最近勞動力市場的緊縮是經濟放緩的證據。就業市場疲軟將削弱消費需求,從而給企業利潤率帶來壓力。隨著企業耗盡現金儲備,需要以更高的利率進行再融資,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將變得更加緊張。此外,美國政府債務水平很高,這限制了當局增加對經濟支持的能力。

9. 高盛及摩根大通下調英國全年增長預測,因英國7月經濟意外急劇萎縮

高盛和摩根大通週三下調了英國全年中國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理由是英國7月經濟意外急劇萎縮。這兩家投行都將增長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摩根大通目前預計英國經濟增長0.4%,高盛預測增長0.3%。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公佈,7月GDP較6月萎縮0.5%,跌幅大於路透調查經濟學家的所有預測,路透調查原預測英國7月GDP較6月萎縮0.2%。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分析師警告,儘管預計今年英國經濟將持平,但一連串低迷的經濟數據表現,可能表明存在嚴重的衰退風險。儘管英國國家統計局將7月經濟萎縮歸咎於惡劣天氣和醫生的罷工行動,但這些國際投行指出,英國民間部門急劇下滑導致經濟疲軟,暗示經濟增長勢頭正在放緩。“8月PMI比我們預期更糟,我們也有點擔心就業指標惡化的速度,”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Bruna Skarica指出。7月GDP數據突顯了英國經濟趨疲跡象,放緩速度可能超過英國央行原先預期。Skarica目前預計英國第三季GDP持平,此前原預測增長0.1%。“我們一直不認同有關英國正在進入衰退格局的觀點...這個看法沒變,但增長的短期前景看起來變得更糟,”摩根大通經濟學家Allan Monks表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