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策略師高呼:要樂觀!5大原因將助力美股上行

美國銀行告訴投資者“不要擔心,要樂觀”,他們對美股的看法變得更加樂觀。

該行週三將標普500指數的年終目標價從4300點上調至4600點,較當前價格上漲約3%,並表示該指數可能最高升至4700點。

美銀股票策略師Savita Subramanian發表看漲言論之際,投資者對油價上漲、通脹上升以及美聯儲將如何調整利率越來越感到擔憂。標普500指數較7月底創下的52周高點跌超3%。

Subramanian週三表示:

“經濟學家一致認爲,‘經濟衰退已經避免’,但圍繞股市的新一輪擔憂之牆已經出現。我認爲中大型股的看漲指標遠多於看跌指標。有趣的是,每天都有新的看跌說法出現。”

儘管投資者的擔憂與日俱增,但Subramanian認爲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樂觀,並列出了一直看好美股的五個原因。

1、生產力和效率的提高

Subramanian指出,人工智能是其看好美股的其中的一部分原因,生產力的提高可能會推動股票風險溢價(ERP)降低。

從80年代中期到2008年,勞動力效率實現了每年提高15%,實際利率平均爲3.4%(而今天的實際利率爲2%),並且ERP下降。

老舊經濟、效率較低的公司可能與科技和成長型公司一樣受益,但這些公司的股票沒有被高估,它們可能會受益最大。 

2、期限風險

Subramanian表示,固定收益資產的期限是固定的。但在利率上升的情況下,企業可像META一樣,後者在第一季度削減成本並通過大規模回購返還現金。科技股的可取之處可能是從增長型企業轉變爲“搖錢樹”。此外,標普500指數“七巨頭”的長期風險明顯較低。

3、美國製造業復興

生產地點更接近市場、投資不足以及支持新技術工具的基礎設施都是利好因素。這對週期性產業和製造業更有利,Subramanian說,美國在製造業領域投資不足已有十年之久,美國在電網、基礎設施以及需要支持這場人工智能繁榮所需的所有支出是龐大的。

4、還有驚喜

股市會低估增長預期,但會對意外做出反應。Subramanian指出,美銀的一些指標去年表明公司業績將不及預期,但在23年第一季度顯示又將好於預期,儘管最近這一指標有所放緩,但仍處於中性到積極的區間。

5、人人都討厭股票

Subramanian指出,市場情緒目前看空多於看多,美銀的賣方指標顯示未來12個月美股盈利將增長15%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普遍增長預期幾乎處於歷史低點,除去“七巨頭”增長15%的預期,長期增長預期爲5.7%,創歷史新低。五分之一的基金在TMT(科技、媒體、電信行業)擁有超過40%的資產管理規模,但市場對普通股的配置相對較低

爲了利用股市在年底前可能走高的機會,Subramanian建議投資者關注等權重標普500指數,該指數傾向於中型公司,而非大型公司。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