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觀點梳理(2023-09-25)

1. 花旗:俄羅斯汽油和柴油禁令可能持續六週

花旗集團分析師Francesco和Aakosh認爲,延長柴油和汽油出口禁令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因爲這可能最終導致其原油生產關閉。他們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有限的產品儲存可能會迫使煉油廠削減運營,導致冬季原油產量下降,之後要恢復產出將更加困難。分析人士表示,此舉是受到中國軍隊和農業對柴油需求持續高漲的推動,軍事行動用柴油需求峯值可能比平時高出75%。俄羅斯中國用於農業收穫的柴油需求將在未來3-5周內達到峯值,11月將放緩,12月將暴跌。

2. 高盛:市場對美聯儲多次降息的定價或在短期內持續

高盛策略師Praveen Korapaty和Gustavo Pereira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基於第四季度疲軟的經濟數據和美聯儲最新的點陣圖,美國利率市場對2024年降息約75個基點的定價可能會在“短期內”持續。點陣圖平均值傾向於錨定投資者對前端利率的模式觀點,只要政策被視爲限制性的,投資者的預期和市場定價都可能保持在這一模式前景之下。高盛經濟學家現在預計,美聯儲明年只會降息25個基點,這在本週政策會議前他們的預測爲三次。

3. 高盛:預計印度債券納入相關指數將刺激400億美元資金流入

高盛認爲,印度被納入摩根大通公司的主要新興市場指數將在未來18個月內刺激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該國債券市場。包括Danny Suwanapruti在內的分析師在週五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這包括約300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以及至少另外100億美元的主動資金流入,因爲從收益率和低波動性的角度來看,印度具有吸引力。他們表示,幾隻專注於新興市場的基金已經在印度成立。印度被納入該指數是一個備受期待的事件,表明該國對尋求投資組合多元化的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爲止,外國投資者已經購買了35億美元的印度債券。

4. 巴克萊:通脹降溫將提振英國中國股市

巴克萊策略師表示,通脹降溫的跡象和英國央行的鴿派傾向將提振英國中國股市。Emmanuel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如果通脹持續出現意外下行,中國需求可能出現“隧道盡頭的曙光”。巴克萊分析師認爲英國央行已經結束升息。Emmanuel稱,儘管風險依然存在,但許多壞消息似乎已被消化。2022年10月,Emmanuel正確地預測了在防禦性倉位和“極度看跌情緒”的支撐下,股市將出現反彈。2023年8月,他預測斯托克600指數將在盈利強勁的情況下接近歷史高點。

5. 巴克萊:印度債券不太可能很快被納入其他指數

巴克萊銀行稱,儘管摩根大通表示將把印度債券納入一個關鍵指標,但印度進入彭博社全球綜合指數和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等主要債券指數的前景仍然很低。包括Audrey Ong和Rahul Bajoria在內的經濟學家和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納入評級需要歐元清算能力和更高的主權信用評級,而印度似乎還沒有達到這一水平。在其他指數中,印度被納入歐元區的前景看起來充其量也不太樂觀,短期內不太可能實現。”

6. 美國銀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今年料將上探4.75%,隨後下滑

美國銀行利率策略師表示,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達到4.75%,而隨著趨近年底,風險情緒的走弱和金融環境的收緊將推低該收益率。美國銀行策略師Mark Cabana和Meghan Swiber在週五的報告中稱,美聯儲不會在短期方面採取太多行動,因此長期利率或將繼續上升,直到實體經濟放緩和金融環境收緊方面出現明確的負面反饋。他們認爲,當前的環境非常有利於美債收益率曲線趨陡,因爲長期利率上升至足夠具有限制性的水平,以及美聯儲看跌期權受到考驗,短期利率上漲。此外,美國銀行預計交易員將繼續押注美聯儲將在2024年降息50-75個基點。

7. 摩根大通:預計長期內原油價格將達到100美元/桶

摩根大通分析師克里斯蒂安表示,隨著石油超級週期步入正軌,從長遠來看,原油價格“即將達到”100美元/桶。除此之外,摩根大通將意大利油企埃尼集團的評級上調至增持,並對殼牌、道達爾能源和內斯特的評級保持不變。歐洲公司相對於美國同行的折價幅度已經大於35%的歷史平均水平,但由於回報差收窄、收益率溢價較高以及盈虧平衡降低帶來的競爭力增強,這一差距應該會縮小。

8. 摩根大通:英國PMI數據顯示高利率帶來傷害,建議使用超短期限債券鎖定收益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流動性市場策略師邁克·貝爾表示,英國9月份採購經理人臨時調查顯示,自2021年底以來利率的急劇上升正在對經濟造成影響。他補充說,很明顯之前加息的影響開始產生影響。這一數據可能促使英國央行在提前看到數據後,在週四維持利率不變。英國的利率可能已經見頂,貝爾建議採取超短期投資策略,幫助現金投資者在更長的時間內鎖定更高的收益率。

9. 美國銀行:利率擔憂引發今年最大規模的股票外流

美國銀行的策略師們表示,由於長期利率上升的前景增加了經濟衰退的風險,投資者正在以去年12月以來最快的速度拋售股票。根據美國銀行引用EPFR Global數據的一份報告,截至9月20日,全球股票基金在一週內流出了169億美元。美國股票基金是資金外流的領頭羊,而在歐洲,贖回規模達到了28周。哈特內特領導的研究小組表示,持續的高利率可能導致2024年經濟硬著陸,並導致金融市場的“暴漲和蕭條”。哈特內特寫道,“徵兆”已經出現,包括收益率曲線趨陡,失業率和個人儲蓄均上升,違約率和拖欠率上升。儘管今年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約13%,至4330點,但這位策略師仍持悲觀態度。因美聯儲暗示可能在更長時間內將利率維持在高位。

10. 瑞穗證券:美元兌日元可能因植田和男的新聞發佈會而升至150

瑞穗證券首席策略師Shoki Omori表示,美元兌日元USD/JPY有可能升向150,這取決於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稍後的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會因美國經濟數據強勁進一步上升,這也會推高美元兌日元。日本政府官員將進行口頭干預,“這與往常一樣,但不會有太大影響。”Omori表示,日本國債市場將擺脫拋售壓力,10月取消收益率曲線控制(YCC)的可能性下降。

11. 摩根士丹利:美聯儲加息週期已經結束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Ellen曾特納說:“我強烈認爲美聯儲已經完成了加息週期,但他們仍然敞開著大門。”她說,通脹降溫應該會讓美聯儲按兵不動,直到明年準備降息。短期來看,共和黨可能導致政府關門,這將支持美聯儲在11月會議上維持現狀的理由。她解釋說,政府停擺將使政策制定者無法獲得做出決策所需的所有經濟數據。“在制定貨幣政策時,不確定性往往會導致政策癱瘓,”曾特納說。“如果我們缺乏美聯儲可以正式投入精力的數據,那麼這將導致我們無法就利率走向做出決定。”

12. 西太平洋銀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將迅速升至4.75%

悉尼西太平洋銀行固定收益研究主管Damien McColough表示,鑑於市場情緒明顯轉向看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確立一個新的更高收益率區間,在未來一兩週內有可能迅速升至4.75%。隨著市場重新調整近期和中期增長和通脹預期,收益率曲線可能繼續遠離深度反轉。

13. 加拿大皇家銀行:疲弱的英國經濟數據暗示英國央行不太可能重啓加息

加拿大皇家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肯尼迪在一份報告中說,週五疲弱的英國採購經理人指數數據,再加上近期其他疲弱的經濟數據,都表明英國央行不太可能開始再次加息。該行週四維持利率不變。肯尼迪表示:“考慮到通脹、勞動力市場和經濟活動數據的趨勢,很難看到英國央行從現在開始重啓加息。”他補充稱,PMI數據顯示,經濟活動的減弱速度可能快於此前的預期。加拿大皇家銀行預計,英國央行的緊縮週期已接近尾聲。英國9月綜合PMI預覽值從8月的48.6降至46.8,遠低於50的榮枯分界線。

14. 瑞典北歐斯安銀行: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正接近峯值

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保持在2.734%,接近年內迄今的高點。瑞典北歐斯安銀行利率策略師Jussi Hiljane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目前在該行爲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設定的2.70%-2.80%目標區間內,收益率正接近峯值。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第四季度核心通脹率下降,經濟增長停滯不前,這應該會在12月證實加息週期已經結束,應該會在2024年初對債券收益率構成下行壓力。

15. 德國商業銀行:歐元區PMI疲軟將讓歐洲央行躊躇不前

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韋爾表示,在歐元區PMI顯示出更清晰的跡象表明歐元區即將陷入衰退之後,歐洲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他在一份報告中說,與2022—2023年冬季不同的是,經濟疲軟並不集中在德國,德國受到高能源價格的影響尤其嚴重。Weil說,歐洲央行加息正在減緩所有歐元區國家的經濟,而世界各國央行的緊縮政策意味著出口將無法刺激經濟。他補充稱,歐元區的競爭力也受到了歐元升值的打擊。他說,事實上,歐洲央行可能會下調其經濟預期,此前歐洲央行在9月份的最新預測中假定歐元區將避免衰退。

16. 荷蘭國際銀行:仍預計日本央行可能會在10月再次調整政策

荷蘭國際銀行表示,根據日本央行的聲明和植田和男的發佈會措辭,日本央行仍認爲高於預期的通脹是暫時的,更多地是由成本推動因素驅動的,日本尚未處於可持續實現通脹目標的局面。不過,我們認爲日本央行可能會在10月份再次調整政策,並在明年第二季度進行首次加息嘗試。我們認爲,消費者價格可能會保持在日本央行的預測之上,並且未來幾個月將出現更明顯的需求壓力,從而使日本央行至少能夠改變其YCC政策。在加息方面,日本央行可能會等到有跡象表明工資持續穩定增長,因此可能會在明年第二季度加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