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的資產崩了,美聯儲是最大輸家!

作爲美國國債市場上最安全的證券之一,30年期國債在過去兩週的拋售中遭受重創,嚴重程度堪比互聯網泡沫破滅和2007-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的美股跌幅。

投資者一直拋售30年期美國國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美國預算赤字不斷增長、政府債券供應增加、國會功能失調以及美聯儲對抗通脹的擔憂。

2020年發行的30年期美國國債的票面價值暴跌53%至55%,跌幅與2007-2009年危機期間以及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標普500指數的跌幅相當。截至週四下午晚些時候,2020年5月和8月發行、將於2050年到期的30年期美國國債的交易價格分別爲45美分和47美分。

根據外媒的數據,截至9月27日,美聯儲是這些債券的最大持有者,它持有2020年5月15日發行的所有未償還30年期美國國債的18.8%,票面利率爲1.25%。先鋒集團和貝萊德分別是這些債券的第二或第三大持有者,它們分別持有近3%和約1.8%。就2020年8月中旬發行的30年期美國國債而言,美聯儲持有該證券的24%,其次是貝萊德,持有近2.7%,先鋒集團持有2.6%。

總部位於紐約的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截至6月管理資產達9.4萬億美元,該公司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美聯儲週四也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週四,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從4月份的低點3.538%躍升超過一個百分點後,繼續升至5%,爲16年來的最高水平。自美聯儲在9月政策會議上重申利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位的口號以來,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僅在過去兩週內就躍升了30個基點以上,令現有債券持有人損失慘重。而在2020年5月和8月,30年期國債收益率還低於1.5%。

紐約AmeriVet證券美國利率主管格雷戈裏·法拉內洛(Gregory Faranello)表示,“衆所周知,美聯儲持有的很多是‘水下債券’(Underwater Bond,即面值高於市場價值的債券,出售債券時可能會遭受損失) 。但對於它來說,這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爲它很可能會持有至到期日。”

法拉內洛稱,“儘管美聯儲主動出售債券的想法已經被討論過,但我們認爲不太可能。對於其他市場參與者來說,這可能很重要。”

6_2310061105109941.png

與其他央行一樣,美聯儲擁有龐大的資產負債表,可以消化各種到期債券的日常損失,安然度過市場波動,而不必被迫拋售。現在美聯儲已經不再是美國國債市場的主要買家,而是允許其持有的美國國債到期後減持,這一過程被稱爲量化緊縮(QT)。有人認爲這是近期長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的原因之一。

紐約NewEdge Wealth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兼固定收益主管本·埃蒙斯(Ben Emons)表示,“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雖然可能出現損失,但仍能繼續正常運作。因此此類損失不會造成重大後果,也不會影響QT,這是肯定的。”按照慣例,美聯儲會將損失計入遞延資產中,未來產生正收益後,正收益會用於減少賬面的遞延資產而非匯款給中國財政部。

埃蒙斯週四在電話中表示,美聯儲“有能力持有債券直至到期,唯一可能改變這一點的情況是,如果通脹變得非常非常嚴重,可能會導致另一波試圖控制局勢的浪潮”——主動拋售債券,類似於英國央行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同樣,管理主動及被動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通常會管理風險,雖然他們所持有的債券可能會出現虧損,但這“不會阻止他們繼續運作”。“他們只是在某隻美國國債基金中持有的規模減少了,而且必須應對客戶資金外流的可能性。”

先鋒集團指數固定收益產品主管塞繆爾·馬丁內斯(Samuel Martinez)表示,該公司代表客戶持有的長期國債“在持有此類證券符合授權和相關基準的基金中。我們通過專門的、獨立的風險管理人員進行嚴格的監督。”

馬丁內斯表示,雖然美國在疫情後迎來了通脹和利率上升的時期,導致現有國債價格下降,但“這也提供了投資更具回報潛力的國債的機會。對於專注於根據其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優化資產配置的投資者來說,債券拋售並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樣有害,甚至可能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機會,可以使他們的投資組合與長期配置目標保持一致。”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