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與過去的中東戰爭一樣,上週爆發的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衝突有可能擾亂世界經濟。如果更多國家捲入其中,甚至會使世界經濟陷入衰退。
這種風險是真實存在的,因爲以色列軍隊正準備入侵加沙,以應對激進組織的襲擊。哈馬斯的襲擊和以色列對加沙的持續空襲已經造成數千人死亡。人們擔心黎巴嫩和敘利亞支持哈馬斯的民兵會加入戰鬥。
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估計,在這種情況下,油價可能會飆升至每桶150美元,全球經濟增長將降至1.7%,經濟衰退將使世界產出減少約1萬億美元。
當然,與過去一週的人類悲劇相比,像這樣的次生影響並不是最重要的。雙方死者中絕大多數是平民。數十名以色列人質被劫持到加沙。導彈和迫在眉睫的地面進攻威脅著被困在飛地中無路可逃的巴勒斯坦人的生命。這場災難使人們的情緒更加激動,也使軍事行動更有可能升級。
中東地區是重要的能源供應地和重要的航運通道,因此該地區的衝突會給世界帶來震盪。1973年的阿以戰爭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這場戰爭導致了石油禁運和工業經濟體多年的滯脹。其他衝突的影響則較爲有限,即使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
今天的世界經濟看起來很脆弱。它仍在從去年因俄烏衝突而加劇的通脹壓力中恢復。能源生產地區的另一場戰爭可能會重新引發通脹。更廣泛的後果可能會從阿拉伯世界重新爆發的動亂延伸到明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而在美國,汽油價格是影響選民情緒的關鍵因素。
所有這些潛在影響都取決於戰爭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的發展態勢。彭博經濟研究了三種情況下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可能受到的影響。
當然,風險和可能性的實際範圍比這些假設所能涵蓋的範圍更廣、更復雜。即使是狹義的經濟因果鏈條,在近年來的動盪局勢中也難以預測,而戰爭則更難預測。儘管如此,在此描繪的情景至少應有助於思考未來的潛在道路。
巴以衝突三種可能前景對全球經濟、油價、通脹的影響
情景一:衝突僅限於加沙地帶
2014年,哈馬斯綁架並殺害了三名以色列人,引發了對加沙的地面入侵,造成2000多人死亡。戰火併未蔓延到巴勒斯坦領土之外,對油價和全球經濟的影響也不大。
上週的死亡人數已經更高。儘管如此,當前衝突的一個可能軌跡基本上就是這一悲慘故事的重演,再加上美國對伊朗石油實施更嚴格的制裁。
由於交換俘虜和解凍資產標誌著與美國關係的解凍,伊朗今年的石油日產量增加了多達70萬桶。彭博經濟估計,如果這些石油在美國的壓力下消失,油價將上漲3到4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是微乎其微的,特別是如果沙特和阿聯酋利用其剩餘產能抵消了伊朗損失的石油供應。
美國中國財政部長耶倫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議上發言時說,美國正在“監控危機對經濟的潛在影響”,但她補充說,她預計危機不會成爲“全球經濟前景的主要驅動因素”。如果衝突得到控制,這很可能是正確的評估。
情景二:代理人戰爭
如果真主黨沒有得到控制怎麼辦?真主黨是伊朗支持的政黨和民兵組織,在黎巴嫩勢力強大。真主黨已經在邊境與以色列軍隊交火,並稱用制導導彈擊中了以色列軍隊的一個哨所。
如果衝突蔓延到黎巴嫩和敘利亞(伊朗也被認爲支持這些國家的武裝組織),衝突實際上就會演變成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代理人戰爭,經濟成本也會隨之上升。
以色列軍方前副參謀長亞伊爾-戈蘭(Yair Golan)說:“伊朗和真主黨正在監視和評估局勢。如果真主黨加入這場戰役,時間可能是在加沙地面行動開始之後"。”
如果事態升級,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從而可能導致油價上漲。在2006年以色列與真主黨短暫而血腥的戰爭中,原油價格每桶上漲了5美元。除去“有限戰爭”情景帶來的衝擊,今天的同等舉動將使油價上漲10%,達到約94美元/桶。
更廣泛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可能加劇。埃及、黎巴嫩和突尼斯都已經陷入了經濟和政治停滯。以色列對哈馬斯襲擊的回應可能引發抗議活動。在阿拉伯街頭,從反以色列遊行到反政府騷亂之間的距離很短。重演“阿拉伯之春”(2010年代初推翻政府的抗議和反叛浪潮)並非不可想象。
這一情景中的全球經濟影響來自兩個衝擊:一是石油價格飆升10%,二是金融市場出現與“阿拉伯之春”時期相同的風險厭惡情緒。彭博經濟用VIX指數(一種廣泛用於衡量風險規避的指標)上升8個點來捕捉後一種動向。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將拖累明年全球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損失約3000億美元的產出,使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至2.4%。除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危機和2009年的全球經濟衰退外,這將是三十年來最弱的增長。
油價上漲還將使全球通脹率增加約0.2個百分點,使通脹率保持在6%附近,並使各國央行行長在經濟增長令人失望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緊縮貨幣政策的壓力持續存在。
巴以衝突三種不同前景對全球GDP增速的影響
情景三:伊朗-以色列戰爭
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很低,但卻很危險。它可能成爲全球經濟衰退的導火索。油價飆升和風險資產暴跌將對經濟增長造成重大打擊,並使通脹率上升一個臺階。
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研究員哈桑-阿爾哈桑(Hasan Alhasan)說:“該地區沒有人願意看到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衝突升級爲一場全面的地區戰爭,伊朗也不例外。但這並不意味著戰爭不會發生,尤其是在情緒高漲的情況下。發生誤判的可能性很大。”
長期以來,以色列一直視伊朗的核野心爲生存威脅。伊朗與俄羅斯建立軍事同盟、恢復與沙特的外交關係以及改善與美國的關係,這些舉動加劇了以色列的不安。
以色列和美國對伊朗在哈馬斯襲擊事件中的共謀關係所發出的信息莫衷一是。10月9日,以色列戰略事務部長羅恩-德梅爾(Ron Dermer)說:“有證據表明,他們(伊朗)可能提前知道此次襲擊。”據《紐約時報》10月11日報道,美國官員稱,他們有證據表明伊朗領導人對此感到措手不及,但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他們認爲伊朗是同謀,因爲伊朗爲哈馬斯提供資金和武器。
在以色列與伊朗的對抗中,“德黑蘭可能會尋求啓動其在敘利亞、伊拉克、也門和巴林的整個代理人和合作夥伴網絡”,阿爾哈桑說。“它將有一長串西方在該地區的軟硬目標可供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超級大國緊張局勢的加劇將使局勢更加動盪不安。美國是以色列的親密盟友,而俄羅斯一直在加深與伊朗的關係。西方官員表示,他們擔心俄羅斯會利用衝突轉移世界其他地區的注意力和軍事資源。
由於全球約五分之一的石油供應來自海灣地區,石油價格將暴漲。2019年親伊朗武裝分子對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設施的襲擊導致沙特近一半的石油供應中斷,重蹈覆轍並非不可能。
原油價格可能不會像1973年那樣翻兩番,當時阿拉伯國家爲報復美國在當年的戰爭中支持以色列而實施禁運。但是,如果以色列和伊朗互相發射導彈,石油價格就會像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那樣上漲。由於今天的起點要高得多,這種幅度的飆升可能會使油價達到每桶150美元。
如果伊朗決定關閉霍爾木茲海峽,沙特和阿聯酋的剩餘產能可能也無法挽救局面,因爲世界上每天有五分之一的石油供應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金融市場也會出現更極端的風險偏好轉變,可能會與1990年VIX指數飆升16個點相媲美。
彭博經濟的模型預測,如果把這些數字加進去,2024年的全球增長率將下降1個百分點,降至1.7%。世界經濟衰退很難界定:中國等經濟體的快速擴張意味著徹底的經濟萎縮並不多見。但1.7%符合衰退標準。撇開新冠疫情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不談,這也將是自1982年以來最糟糕的增長。1982年是美聯儲爲遏制20世紀70年代石油衝擊帶來的通脹而大幅提高利率的時期。
如此巨大的石油衝擊還將破壞全球控制物價的努力,使明年的全球通脹率達到6.7%。在美國,美聯儲2%的目標將遙不可及,昂貴的汽油將成爲拜登競選連任的障礙。
巴以衝突三種不同前景對2024年全球通脹預期的影響
黑暗之路
以色列的高傷亡增加了血腥報復和地區戰爭的可能性。不過,可能性的天平仍然傾向於衝突得到控制,人類付出高昂的代價,但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有限。
有一點是肯定的:建立一個更加穩定的中東的希望破滅了。近年來,沙特和伊朗之間的和解以及以色列和幾個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和平條約(沙特可能很快也會效仿),使人們對該地區結束數十年紛爭的前景充滿期待。
相反,它正面臨一場新的衝突。俄烏衝突、大國貿易摩擦等緊張局勢的加劇都表明,地緣政治重新成爲經濟和市場結果的驅動力。在中東,地緣政治從未真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