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一”將在36週年之際重演?華爾街傳瘋了!

隨著“黑色星期一”週年紀念日的到來,華爾街流傳著一些不祥的圖表,人們猜測這個歷史上最可怕的日子之一可能會再次來臨。

在社交媒體上,有些人甚至似乎渴望重溫這一幕,對相關市場圖表的病毒式傳播就證明了這一點。一些人將美股最近的交易行爲與1987年進行了比較。

以下是來自The Market Ear的一個例子。 作者指出,2023年的納斯達克指數遵循了與1987年道瓊斯指數類似的模式,而且這種模式也體現在美債收益率上。

6_2310191810062101.png

誠然,今天的市場與1987年有很多不同。首先,證券交易所加強了熔斷機制,以防止主要股指在一個交易日內出現兩位數的暴跌。

另一個例子是:雖然標普500指數今年在美債收益率上升的情況下仍出現正回報率,但該指數的漲幅主要集中在少數股票上。大部分股票在2022年出現虧損後都表現落後或繼續下滑。

懷疑論者認爲,焦躁的投資者聽到了1987年的回聲,卻忽視了重要的差異。

Ned Davis Research策略師Ed Clissold和Thanh Nguyen在上週的一份報告中指出,“1987年,市場處於更加超買的狀態,崩盤前的下跌要明顯得多,利率也更高,經濟增長和通脹加速,週期性行業更爲強勁”——所有這些都與當前的格局形成鮮明對比。

但這並沒有嚇退社交媒體上的末日預言者,他們急於在“黑色星期一”的36週年紀念日(週四)到來之際預示一場崩盤。

1987年10月19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暴跌508點,跌幅近23%,持續一天的拋售狂潮席捲全球,考驗了金融體系的極限。標普500指數當日跌幅超過20%。按照目前的水平,同等百分比的下跌將意味著單日下跌超過7700點。熔斷機制使得類似幅度的下跌幾乎不可能再次發生。

在華爾街,一些人也在利用這個機會重新審視美國國債收益率及其給股市蒙上的陰影。

傑富瑞全球股票策略主管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最近分享了幾張圖表,比較了2023年至1987年股票和債券收益率之間的關係,強調了這樣一個觀點:1987年股市似乎對收益率上升表現出了彈性,直到最終在撼動經濟的拋售中投降。

6_2310191810062572.png6_2310191810062723.png

伍茲在報告中表示,“與1987年10月發生的情況的潛在相似之處在於,歷史性的股市崩盤之前,10年期美債在夏季遭到了大規模拋售。”

出於論證的目的,假設股票真的遭受1987年式的拋售,那麼債券市場會如何反應?美債收益率會像1987年那樣暴跌,爲股市再次走高打開大門嗎?華爾街的一些人認爲,股市暴跌對於阻止債券的拋售是必要的。

伍茲在他的報告中深入探討了這一思路。他補充道,“一個值得注意的要點是,當標普500指數四天內暴跌28.5%、僅1987年10月19日就暴跌20.5%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急劇下降,美債上演了一場經典的避險反彈。”

法國興業銀行言辭尖刻的策略師阿爾伯特·愛德華茲(Albert Edwards)也警告稱,美股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崩盤。

但NDR的Clissold和Nguyen認爲,“雖然存在一些高度相似之處,但還不足以得出可能發生類似崩盤事件的結論。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