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舌戰德魯肯米勒!

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管理人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日前指責,美國中國財政部長耶倫是美國中國財政部歷史上“最大失誤”的幕後黑手。他認爲耶倫未能利用好超低利率時代,她所在的部門沒有利用接近於零的利率賣出更多長期債券,犯了“歷史上最大的錯誤”。

德魯肯米勒在一段視頻中說:“我真的認爲,如果你追溯到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這是中國財政部歷史上最大的失誤。她(耶倫)沒有資格繼續做這份工作。”

德魯肯米勒在採訪中告訴另一位對沖基金經理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當利率幾乎爲零時,美國所有的湯姆、迪克、哈里和瑪麗都爲他們的抵押貸款進行了再融資。不幸的是,我們有一個實體沒有這樣做,那就是美國中國財政部。”

對於這些批評,耶倫在週四晚間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被要求做出回應。她說,美國中國財政部一直在延長其債券投資組合的平均期限,“事實上,目前投資組合的期限大約是幾十年來最長的”。

她說:“我們在與華爾街專業人士的定期討論中發現,定期、可預測地發行各種期限的美國國債——包括長期、中期和短期國債,對於美國國債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至關重要,這對於長期降低我們的成本至關重要。”

"這正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她補充道。

中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美國政府有價債券的平均到期日從74個月下降到上個季度的72個月。自去年第三季度達到74個月以來,該期限一直保持在74個月,這是1980年以來的最高記錄。

6_2311031210275481.png

截至9月底,買家已輕鬆吸納了美國中國財政部今年發行的1.56萬億美元國債,其中大部分是在6月份政府暫停債務上限後發行的。但美聯儲隔夜逆回購協議機制的流失(由於現金被分配到國債上,該機制的使用量已減少了1萬多億美元),以及收益率與隔夜指數掉期(貨幣政策預期的代表)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已經引發了人們對美債需求出現裂痕的擔憂。

由交易商、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組成的中國財政部借款諮詢委員會(Treasury Borrowing Advisory Committee)週三建議中國財政部在未來的發行中向流動性和投資者需求更強的短期限債券傾斜。

不過,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riana Salvatore和Michael Zezas在他們最近的報告《弄清財政政策》中對前景總結道:

財政擴張經常被認爲是2023年美國經濟意外增長和美債收益率上升的原因。然而,我們認爲,至少在2024年大選之前,這種擴張已經達到頂峯。因此,關注經濟增長和收益率上行催化劑的投資者應另闢蹊徑......近期導致聯邦赤字增長的主要因素,特別是稅收遞延和關鍵法案的支出增加,很快就會消失。此外,除非經濟衰退促使國會做出反應,否則我們認爲至少在2024年大選之前,國會不太可能採取擴大赤字的立法行動。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