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脹之戰的勝利曙光可見?知名經濟學家:美聯儲最早明年3月降

通脹一直是過去幾年經濟中最大的痛點之一,但隧道盡頭的曙光可能已經可見。

一些專家預計,按照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衡量的通脹率將在2024年某個時候達到2%左右,這是美聯儲設定的年度價格增長目標。

10月CPI同比增長了3.2%,遠低於2022年6月驚人的9.1%的同比增長,環比增幅也有所放緩。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了4%。這個增幅不僅僅略低於9月的4.1%的增長,而且是自2021年9月以來的最小漲幅。

6_2311171310207921.png

通脹目標明年就能實現?

安永(EY)首席經濟學家格雷戈裏·達科(Gregory Daco)在最近的評論中表示,“消費者需求放緩、住房租金下降、企業利潤縮減、工資增長放緩和限制性貨幣政策是進入2024年理想的反通脹組合。” “我們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的總體和核心CPI同比增速將約爲2.2%,”達科說道。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大衛·凱利(David Kelly)在週二發佈CPI報告後發表評論時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凱利表示:“總體而言,這份報告證實了CPI同比漲幅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降至接近2%,整體CPI平減指數通脹率將低於美聯儲2%的目標。

荷蘭國際銀行(ING)的詹姆斯·奈特利(James Knightley )在新的CPI數據發佈之前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我們預測從明年4月開始,整體通脹率將在2-2.5%的範圍內,核心CPI在第二季度將達到2%。”

然而,Bankrate分析師莎拉·福斯特(Sarah Foster)的報告指出,9月份對專家和經濟學家進行的第三季度Bankrate經濟指標調查發現,41%的人認爲“要到2025年底的某個時候”才能達到通脹目標。

而美聯儲9月份的經濟展望總結顯示,政策制定者預測到2024年底,他們偏好的通脹指標,即個人消費支出物價(PCE)指數將達到2.5%,2025年爲2.2%,2026年爲2.0%。今年7月、8月和9月PCE同比增長率均爲3.4%。

高盛的一篇文章還表示,“抗擊通脹的艱難階段已經過去”,核心通脹“有望在2024年進一步下降”。9月核心PCE同比增長3.7%。高盛預測,該指數預計會降溫,並在2024年12月回落到2.4%。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本月早些時候的一次政策論壇上表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致力於實現足夠緊縮的貨幣政策,以將通脹率逐漸降至2%;我們並不確定是否已經實現了這樣的政策立場。”

“如果進一步收緊政策變得合適,我們將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鮑威爾表示。“然而,我們將繼續謹慎行事,以便既能應對幾個良好數據月份可能帶來的誤導風險,又能應對過度收緊的風險。”

即使通脹已經降溫,人們仍然感受到其影響。

Bankrate的高級經濟分析師馬克·哈默裏克(Mark Hamrick)最近指出,該公司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中一半的人認爲他們的財務狀況比2020年11月更糟。

哈默裏克表示,儘管經濟中存在一些顯示出強勁的因素,“但也有許多事情削弱了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他說,“這(通脹)是一個持續存在的主題,生活成本實際上是人們認爲的過去三年裏最主要的惱人事物,顯然通脹是原因。”

6_2311171310237612.png

下一站,降息?

對抗高通脹的戰鬥即將結束可能會給美聯儲降息開綠燈,這正是沃頓商學院教授傑里米·西格爾(Jeremy Siegel)的看法。

他在週三接受CNBC採訪時指出,10月CPI通脹率超預期降至3.2%,雖然這仍高於美聯儲的2%目標,但最新數據是通脹形勢有望“完全明朗”的一個跡象。

他說:“我真的認爲下一步將是降息,即使沒有經濟衰退,只是因爲經濟正處於放緩期。”他補充道:“實際上,降息可能會在明年3月早些時候到來。我希望(鮑威爾)能夠扭轉倒掛的曲線。”他指的是2-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該曲線陷入倒掛是經典的衰退預警。

美聯儲在過去一年中將短期利率上調了525個基點,西格爾此前曾警告稱這可能引發經濟衰退。然而,儘管金融條件趨緊,經濟仍然出人意料地強勁,上個季度GDP增長了4.9%。

一些專家警告市場,過早放鬆貨幣政策可能帶來危險。過早降息可能導致物價上漲,並有可能引發類似於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危機。

但是西格爾表示,當時的金融狀況與今天完全不同,因爲美聯儲不再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開始減少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

他認爲,現在美聯儲面臨的更大風險是過晚降低利率,因爲經濟已經顯示出放緩的跡象。10月份就業增長放緩,而零售支出自3月以來首次下降,這是美國消費者潛在疲軟的跡象。

華爾街對軟著陸的信心在通脹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增強。高盛將明年的經濟衰退幾率削減至僅15%。美國銀行此前預計美國經濟將出現輕微衰退,但最近提高了其展望,並在上週的一份備忘錄中表示看到美國正在走向軟著陸。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