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美元”席捲世界?凱投宏觀:效果被高估!

美元飆升再次令全球金融市場不寒而慄,這可能導致國際貿易破裂,並加劇大小經濟體的匯率波動。但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認爲,“強美元”的效果可能被誇大了。

2024年初,美元表現強勁,美元指數連續四個月上升,該指數衡量美元相對於一籃子六種主要貨幣的表現。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4月份迄今,美元指數已上漲約1.1%,有望實現自1月以來最佳單月表現,並有望創下自2022年9月以來最長的月度連漲記錄。

飆升的美元反映出美國經濟的相對強勁,美國中國需求旺盛且通脹率高於預期,這讓美聯儲有信心維持較高的利率水平,並推遲市場對首次降息時間的預期。

儘管強勢美元總體上有利於美國消費者,因爲它通過抑制進口價格從而控制通脹,並使美國消費者前往其他國家旅行的成本降低,但它也會在海外造成一些問題。

凱投宏觀首席經濟學家尼爾·希林(Neil Shearing)表示,“強美元”可能導致美國以外國家面臨通脹風險,推高進口成本,進而對全球貿易及整體經濟活動形成阻力。

此外,希林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提到,美元走強會使海外以美元計價的債務負擔加重。匯率的快速變動會增加未來以外幣計價資產和負債價值的不確定性,可能產生“重大的金融混亂”,威脅到更廣泛的宏觀經濟穩定性。

然而,希林指出,2024年至今美元的漲幅和漲速尚未達到足以引發其他國家貨幣危機的程度。截至週二,年內僅上漲約4.2%,意味著美元是“穩步而非急劇地走高”。

同時,希林表示,強勢美元和其他弱勢貨幣對其他國家帶來的通脹後果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經濟體的進口強度、進口結構以及貨幣波動幅度。

希林表示,“並沒有簡單的經驗法則可以遵循。”事實上,他指出存在一種反向關係:美元越強,全球進口通脹往往越弱,因爲強勢美元通常會對大宗商品價格構成壓制(見下圖)。

6_2404301120039881.png貿易加權美元與歐元區進口價格

另外,雖然“強美元”可能對全球貿易和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但在實踐中,這種影響往往會被其他因素掩蓋,希林寫道。

下圖顯示了美元波動與剔除美國的世界GDP變動之間的反向關係,主要原因在於經濟增長放緩會導致金融市場風險厭惡情緒升溫,從而推高美元。“因果關係是從全球經濟傳導至美元,而不是反過來。”希林說。

6_2404301120043632.png剔除美國的世界GDP與美元走勢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