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美國通脹上升只是“烏龍”?摩根士丹利:是時候買美債了!

在經歷了今年最糟糕的月度暴跌之後,摩根士丹利正敦促投資者買入美國政府債券。

包括Matthew Hornbach、James Lord和Andrew Watrous在內的大摩策略師在上週六的一份報告中建議道,“即使經濟不下滑,債券收益率仍可能大幅下跌,因爲通脹數據將令那些永遠相信通脹的人失望。”

他們的這一觀點是由所謂的“剩餘季節性因素”驅動的,即在通常的季節性調整之後,經濟數據仍會受到一定的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在將這一現象納入美聯儲對PCE通脹的預測後,這羣策略師們預測,美國通脹的下降速度將比市場目前的預期更快

他們預計,美國3個月和6個月的核心PCE通脹率都將迅速減速。策略師們寫道,這“應該會讓投資者在年底前兩眼一亮。”

此外,這樣的通脹數據可能會推動市場重新定價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使其更符合摩根士丹利的預期。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目前預測,美聯儲今年將降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而掉期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年內只會降息約50個基點。

他們補充稱,“這還將涉及市場對美聯儲2025年的降息定價,可能不止市場目前的略高於75個基點的降息預期。”

在今年美債收益率痛苦上升後,華爾街許多呼籲購買美國國債的策略師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上述的大摩策略師就是其中之一。

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們解釋道,美國勞工統計局和經濟分析局今年年初公佈的通脹數據沒有考慮到“通脹的季節性上升”,這讓投資者誤以爲通脹高於應有水平,從而加劇了今年以來債券市場的拋售。

該行表示,“剩餘季節性因素”的存在在就業成本的衡量指標中也很明顯,在新冠疫情後時期,它的存在變得更糟。

儘管策略師們承認,過去存在的“剩餘季節性因素”並不能保證未來也會存在,但在如此多的通脹指標中,這一因素的增強意味著“投資者對未來一年高通脹將繼續保持的預期是可以理解的。”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