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已經高不可攀?未來實際回報或已枯竭

金價近期突破了每盎司2400美元,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今年迄今,黃金已被證明是一種比股票、債券或房地產更好的投資。

自1月1日以來,黃金的回報率達到14%,而反映美國大型股表現的標普500指數(SPX)的回報率爲12%,標普小盤股600指數(SML)爲2%。與此同時,即使算上利息支出,iShares Core美國綜合債券指數基金(AGG)也下跌了1%,而根據VNQ跟蹤的數據,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則下跌了近5%。

但莎士比亞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閃光的未必都是金子。”這句話在金融市場同樣適用。黃金已經如此閃耀,但這不一定表明它值得。實際上,MarketWatch專欄作家亞蘭茲(Brett Arends) 認爲,黃金現在太昂貴了。

他繪製的圖表顯示了經通脹調整後的當今金價。黃金經通脹調整後的實際價格幾乎是自1975年價格開始自由浮動以來均價水平的兩倍,非常接近2011年上次狂熱期間的峯值。令人驚訝的是,它甚至沒有比1979-1980年臭名昭著的黃金泡沫期間的水平低多少。需要補充的是,金價僅在1980年1月的幾天裏呈拋物線走勢,飆升至每盎司85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每盎司3400美元。

6_2405240945207551.png經通脹調整後的金價

但這些數字還未考慮到美元指數也在上漲的事實。在其他發達國家,如今每盎司黃金的實際購買力甚至遠高於1980年初的水平。例如,以日元和英鎊計價的黃金價格,即使經過通脹調整,也比當時的峯值高出約45%。

危險在於,當金價在過去達到如此高位時,隨後就會回落。這是因爲,衆所周知黃金的主要賣點是它只是一種“價值儲存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跟上通脹”。因此,投資者在這種水平買入黃金是在進行一場豪賭。

分析師勞德·厄布(Claude Erb)和坎貝爾·哈維(Campbell Harvey)在一篇新研究論文中警告稱:“黃金高企的實際價格預示著未來黃金的實際回報缺乏吸引力。”“從歷史上看,當實際金價高企時,在隨後的10年裏,經通脹調整後的黃金回報率往往較低。”厄布曾擔任基金管理公司TCW Group的董事總經理,哈維是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

有趣的是,美國投資者錯過了最新的黃金熱潮。世界黃金協會報告稱,今年迄今爲止,美國投資者一直是黃金ETF的淨賣家,賣出額達40億美元。

有幾個明顯的原因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美國經濟蓬勃發展,美國股市繁榮,而且共和黨人可能對特朗普在11月入主白宮抱有希望。

蓋洛普的調查顯示,最後一點很重要,因爲共和黨的黃金擁躉比民主黨的黃金擁躉多出四倍,而許多散戶投資者在擔心國家陷入困境時就會購買黃金。過去的黃金熱潮發生在保守派對卡特政府和奧巴馬政府感到恐慌的時候。

黃金是一種受到主流嚴重詬病的投資資產,儘管事實證明黃金比10年期美國國債更值得投資。黃金被排斥的部分原因是它似乎不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投資:它沒有主要的功能用途,也不會產生現金流。最好的說法是它是一種貨幣,而且不受任何國家控制。

目前的主要買家是新興市場央行,他們想要一種可以替代美元的全球貨幣。

從目前的水平來看,黃金還能產生良好的回報嗎?這將取決於未來與過去的不同。也許會。也許“這次不一樣” 。但請記住已故的偉大投資傳奇約翰·鄧普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曾經說過的話:“這次不一樣” 是投資中最危險的一句話。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