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即將引爆“關鍵一戰”,黃金需跨越這道阻力才能擺脫困境!

美國通脹正緩慢回到美聯儲的目標水平,週五發佈的消費者個人支出(PCE)報告預計將再次凸顯抗通脹的進展停滯,但或許能夠平息人們對通脹上漲再次加速的擔憂。

根據經濟學家的普遍預期, 美國4月份總體PCE預計將環比上漲0.3%(前值爲0.3%),年率保持在2.7%不變;核心PCE預計環比上漲0.3%(前值爲0.3%),年率保持在2.8%不變,但一些分析師認爲核心PCE月率和年率可能分別小幅放緩至0.2%和2.7%。值得注意的是,核心PCE年率即使只是小幅低於預期,也將達到自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BMO Family Office首席投資官Carol Schleif表示:“我們預計週五的PCE數據不會出現任何大幅上漲或下跌的意外,因爲大多數近期經濟數據都表明,美國經濟已經進入長期平穩發展階段,不會過熱也不會過冷。話雖如此,但要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恐怕仍會是一場坎坷的著陸。”

高盛表示,根據CPI、PPI和進口價格,“我們估計核心PCE環比增長0.26%,遠低於前三個月0.36%的平均水平,但如果5月和6月維持這一水平,可能不足以讓美聯儲在7月降息。”儘管如此,高盛估計,以市場爲基礎的核心PCE指數(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最近的講話中提到過這一指數)僅上漲了0.18%,高盛表示,只有維持這一速度,才能符合7月降息的條件。高盛最近將其對美聯儲首次降息的預測從7月推遲至9月。

數據或難以顯著提升美聯儲近期降息的概率

PCE是美聯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標,政策制定者以多種方式分析數據,並推​​出了所謂的“超級核心通脹”,即通過關注不包括食品、能源和住房在內的服務成本來衡量通脹長期趨勢。然而,政策制定者對今年住房通脹將會降溫的預期基本落空,這爲其辯論帶來了另一個難題。

即使4月份PCE通脹報告更爲溫和,也可能很難顯著提高美聯儲近期降息的可能性。今年前三個月的年化通脹率實際上已經超過3%,而跌至3%以下才能緩解美聯儲對通脹的擔憂。

Regions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理查德·穆迪(Richard Moody)表示:“無論如何看待數據,我們認爲更大的問題是,通脹壓力仍然很大。”

全球金融服務公司Ebury的市場策略主管馬修·瑞安(Matthew Ryan)指出:“經濟學家樂觀地預計,4月的PCE環比增速將低於CPI,任何希望的落空都可能導致市場進一步懷疑2024年降息的前景。”

今年早些時候的通脹報告比預期的更糟,給今年夏天降息的希望潑了一盆冷水,投資者現在關注的是降息是否會在年底前開始。美聯儲理事沃勒上週表示,官員們必須看到“幾個月的良好通脹數據”,纔會支持降息。

美聯儲“三把手”威廉姆斯週四表示,預計PCE通脹將繼續小幅走低,到今年年底將降至2.5%左右,並最終在2026年達到2%。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如果PCE報告符合預期,美聯儲將在12月的會議上開始降息。德意志銀行高級美國經濟學家佈雷特·瑞恩(Brett Ryan)和他的同事寫道:“儘管提前降息是可能的,但可能需要一系列更有利的通脹數據以及就業或經濟增長數據有所疲軟。

在PCE報告中,華爾街將密切關注消費者支出,預計環比溫和增長0.3%。

在2023年最後兩個季度,消費者支出同比增速均超過3%,今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放緩至2%,表明經濟已經失去一些動力。經濟放緩可能會進一步緩解通脹上行壓力,併爲美聯儲降息鋪平道路。

黃金如何才能重返上漲趨勢?

市場對通脹走勢非常敏感,尤其是美聯儲的利率路徑。根據芝商所(CME)期貨價格指標,目前交易員預計美聯儲今年只會降息一次,並完全定價首次降息在12月份,7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僅爲10%,11月降息的可能性約爲80%。

週四美國中國生產總值(GDP)顯示經濟正在放緩,重新點燃了人們對美聯儲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降息的希望。與此同時,美國勞工部公佈的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有所增加。黃金當日有所反彈,但仍承壓在2350美元關口下方。

Fxstreet分析師表示,目前金價的短期勢頭有利於空頭,因爲相對強弱指數(RSI)在週三跌破50後仍看跌。目前交易員關注美國4月PCE通脹數據,該數據可能決定黃金的走勢如果多頭重新奪回2350美元的心理關口,則有望進一步上漲。下一個目標將是2400美元,然後是今年迄今的最高點2450美元,隨後是2500美元的關口。

另一方面,如果黃金跌破5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2321美元,則可能爲空頭挑戰5月8日的低點2303美元、以及5月3日的週期低點2277美元鋪平道路。

就美元指數而言,市場的看跌情緒可能已經卷土重來。在回吐近日漲幅後,該指數的相對強弱指數(RSI)已低於50水平,表明拋售壓力增加,勢頭出現轉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