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4-06-25)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1. 三井住友:交易員預計日元這一次或將下探170

日元有跌至1986年以來最弱水平的風險。政府幹預支撐日元的前景並未讓空頭交易員感到不安。三井住友德思資產管理公司和瑞穗銀行稱,在投資者繼續拋售日元、追逐收益率更高的美元之際,日元兌美元可能跌至170關口。日元今年以來下跌近12%,投資者眼下幾乎看不到足以扭轉這種勢頭的催化劑,包括日本央行可能的日元買盤。5月初以來的市場走勢凸顯了這一點,在創紀錄的9.8萬億日元(614億美元)資金進入市場後,日元幾乎回到了原點。“美元兌日元有可能相對較快地觸及170日元,”ATFX Global Markets的日元交易員Nick Twidale表示。“短期干預不起作用。”

2. 澳新銀行:推遲多家主要央行的降息時間

澳新銀行全球經濟主管Brian Martin表示,頑固的服務業通脹阻礙了全球主要央行開始降息的步伐,因此澳新銀行適度上調了平均通脹預測,並縮減了2024年的貨幣寬鬆預期。目前預計美國最早將於9月開始降息,而之前是7月;澳大利亞首次降息時間已從今年11月推遲到明年2月;新西蘭首次降息也將在明年2月。Martin補充說,在除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目前預測今年只有印度央行和韓國央行兩家央行會降息。

3.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日本央行可能加息三次而非兩次

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首席固收策略師Naomi Muguruma和首席經濟學家Katsuhiro Oshima在最近的報告中表示,日本央行可能會加息三次,而不是之前預測的兩次。現在預計日本央行將在今10月把政策利率上調至0.25%,而不是明年1月;在明年第四季度把利率上調至0.50%,而不是2026年第一季度;並在2026年某個時候把利率上調至0.75%。該機構補充說,預測變化的原因是日本宏觀經濟基本面的下行風險很小,而且日本央行澄清了其關於貨幣緊縮的政策立場。

4. 美國銀行:未來12至18個月,金價有望達到3000美元/盎司

美國銀行分析師預測,金價可能會飆升,預計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達到3000美元/盎司。然而,他們承認目前的市場流動並不一定支持這一價格目標。美銀解釋稱,達到3000美元取決於非商業需求的增加。他們認爲,美聯儲降息可能引發這種情況,導致資金流入實物支持的黃金ETF,並提高交易量。此外,央行的購買是另一個關鍵因素。美銀表示:“央行持續購買黃金也很重要,減少美元在外匯投資組合中所佔份額的努力,可能會促使更多央行購買黃金。”

5. 摩根大通:預計明年金價銀價分別爲2600美元/盎司和34美元/盎司

摩根大通預計2025年黃金、白銀價格分別爲2600美元/盎司和34美元/盎司;我們的基本預測是,到2025年第三季度,銅價將達到1.15萬美元的歷史新高,風險傾向於更嚴重的超調。

6. 摩根大通:法國政治風險對歐股的影響將持續更長時間

摩根大通策略師Mislav Matejka表示,法國不斷上升的政治風險和對財政政策的擔憂,將使歐洲股市短期內無法跑贏大盤。且法國政治不確定性將繼續存在,因爲下一屆法國政府可能想要測試它能做些什麼。該國將於本週末開始進行議會投票,極右翼的國民大會黨可能會獲得比目前預計更多的選票。Matejka認爲,在法國兩輪大選期間、大選結束後以及大選結束後,風險仍然很高。這是他們認爲現在增持歐洲股票還爲時過早的部分原因。

7. 裕信銀行:歐元區6月通脹料走低,更接近歐洲央行2%的目標

裕信銀行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將於下週二公佈的6月歐元區通脹可能有所緩解,使通脹率更接近歐洲央行2%的目標。根據該行的估計,歐元區6月CPI年率將增長2.5%,核心CPI年率將穩定在2.9%。這一趨勢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下去,隨著工資增長放緩和企業消化更高的成本,明年歐元區通脹率將降至2%以下。裕信銀行表示,歐元區的通脹回落速度已經放緩,但並未脫軌。

8. 經合組織:5月份G20經濟景氣度保持回升勢頭,連續7個月居長期趨勢線以上

5月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監測的G20領先指標爲100.43,連續19個月回升且連續7個月位於長期趨勢線100以上,創2022年1月以來新高。在OECD監測的17個國家中,有14個國家領先指標較上月回升,美國、中國、英國、德國、西班牙、韓國、墨西哥、巴西、印度領先指標位於長期趨勢線以上;中國領先指標爲100.88,連續兩個月回升且連續13個月高於長期趨勢線水平。

9. 多位頭部券商:A股下半年震盪上行概率較大,中期市場機會大於風險成爲共識

2024年即將過半。近期,各大券商正密集舉行中期策略會,對下半年A股市場走勢及後續投資策略做出最新研判。多位頭部券商分析師預計,A股下半年震盪上行概率較大,中期市場機會大於風險成爲券商共識。中國銀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師、團隊負責人楊超表示:“從內需方面來看,上半年,中國經濟實際GDP(中國生產總值)增速較快,通脹水平較低。未來穩增長政策有望加大力度,促進內需增速上升。外需方面,中國‘出海’鏈的增長勢頭尤爲顯著,外貿韌性較強。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和製造業景氣回升,中國企業海外業務收入有望實現持續增長。電子、家用電器、汽車、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力設備等行業2024年業績有望繼續受益於‘出海’增速提升。”

10. 滙豐調查:超過半數的內地受訪者計劃增加對海外市場的投資

近日滙豐集團面向全球大衆富裕羣體的調查顯示,相較於一年前,中中國地受訪者的投資意願正在上升,全球化配置意願增強。超過半數(52%)的內地受訪者計劃增加對海外市場的投資,其中香港是最受關注的市場之一。隨著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內地投資者減持現金增加投資的意願正逐步增強,其中,逾三成受訪者計劃未來一年內將六成(61%)現金轉換爲投資。同時,內地資產也正受到海外投資者尤其是亞洲投資者的更多關注,香港和新加坡受訪者均表示內地是他們優先考慮增加投資的市場之一。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