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爲難的還有歐洲央行:該不該出手干預?

在法國議會選舉首輪結果公佈之際,歐洲央行決策者將於本週在葡萄牙舉行年度會議,越來越多人猜測,如果法國大選引發廣泛的市場恐慌,歐洲央行可能採取干預措施。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本人曾擔任法國部長,她似乎肯定會被問及歐洲央行將如何應對可能源於法國的金融危機。

這類問題可能很危險。拉加德在2020年就犯了錯誤,她在疫情之初曾稱,“我們來這裏不是爲了縮小利差”,導致債券市場出現拋售。

因此,歐洲央行行長這次可能會更加謹慎,尤其是考慮到選舉結果要到下週末第二輪選舉結束後才能揭曉。

歐洲央行應該干預嗎?

由於投資者擔心勒龐領導的極右翼國民聯盟或左翼新人民陣線聯盟將在即將舉行的選舉中贏得議會多數席位,法國債券近幾周遭到拋售。法國國債收益率相對於德國國債收益率的利差——衡量政治風險的一個關鍵指標——已經處於十多年前歐元區債務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6_2407010835297261.png法德利差飆升

德國中國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上週敦促歐洲央行保持觀望態度,並警告稱,如果歐洲央行在法國投票後介入以緩解任何金融動盪,將“引發一些經濟和憲法問題”。

但市場觀察人士正在審查歐洲央行最新債券購買計劃的細則,以瞭解如果下一屆法國政府大舉支出,導致其債務不斷上升、引發其於歐盟和金融市場的破壞性衝突,屆時歐洲央行將採取什麼措施。

投資者尤其擔心法國國債遭遇的大規模拋售可能引發其他歐洲國家的危機,導致各國利率開始出現分化。

百達資產管理公司高級經濟學家薩布麗娜·漢尼什(Sabrina Khanniche)表示:“如果法國分裂的風險上升到令人擔憂的水平,歐洲央行將在必要時進行干預,以維護歐元的完整性。”

意大利央行行長法比奧·帕內塔(Fabio Panetta)本週表示,歐洲央行應該“做好準備,應對各國政治不確定性加劇”所帶來的後果。

這位意大利人也是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他補充說,歐洲央行應該準備好使用其“全部工具”。

歐洲央行的救市工具面臨首次考驗

兩年前,當歐洲央行宣佈推出“傳導保護工具”(TPI)以通過無限量購買陷入危機的國家債務來幫助該國時,大多數政策制定者希望在無需動用該工具的情況下就能控制市場。

法國大選可能是對TPI的首次考驗,TPI的目標是“對抗威脅歐元區貨幣政策的不必要的、無序的市場動態”。

對於歐洲央行尚未經過檢驗的資產購買計劃的設計是否會阻止其購買法國國債,經濟學家持不同意見。

歐洲央行制定了啓動TPI的四項標準,第一項規定一國必須“遵守歐盟財政框架”。然而,歐盟委員會本月早些時候宣佈,將對法國啓動“過度赤字程序”(EDP),因爲該國的預算赤字達到GDP的5.5%,遠高於歐盟規則規定的3%的上限。一些人認爲這意味著法國已被排除在外。

巴黎IESEG管理學院(IESEG School of Management)經濟學教授埃裏克·多爾(Eric Dor)在社交媒體網站X上寫道:“歐洲央行在法國使用TPI是違法的。”

然而,歐洲央行官員私下裏相信,即使法國等國家被正式判定違反歐盟財政規則,他們也有足夠的迴旋餘地來使用新方案。歐洲央行還表示,這四項標準只會“作爲”其理事會任何決定的“參考”。決定是否啓動TPI的關鍵標準可能是市場反應是否被判定爲“無序”。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萊恩(Philip Lane)最近暗示了這一點,他淡化了法國宣佈提前大選後股市下跌的現象,稱其背後是投資者“重新評估基本面”,並將其與他所謂的“無序的市場動態”進行對比。

如果法國下一屆政府的政策令投資者感到恐慌,並導致法國資產出現急劇但有序的重新定價,那麼歐洲央行不太可能採取行動,尤其是在官員們希望市場紀律將鼓勵各國尊重歐盟財政規則的情況下。

如果這引發全面的市場恐慌,投資者不加區分地拋售法國資產以及意大利等其他高負債歐元區國家的資產,歐洲央行似乎肯定會採取行動。

德國安聯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盧多維克·蘇布蘭(Ludovic Subran)表示,“我相信歐洲央行已經在問自己這個問題了......如果法國陷入危機,那麼就意味著意大利也可能陷入危機,歐洲央行將不得不採取行動。”

過去,此類衝擊曾促使歐洲央行進行干預。2012年,在希臘債務危機威脅到歐元區時,前任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做出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承諾,即“盡一切努力”穩定市場。

德國投資機構Un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克里斯蒂安·科普夫(Christian Kopf)表示:“如果意大利債券利差大幅擴大,歐洲央行可能會啓動TPI,以防止危機蔓延到無辜的旁觀者。但我的感覺是,我們距離這種市場干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