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黃金熱爆!富人搶購金條,金庫遍地開花

在新加坡樟宜機場的上方,有一個高達32米的巨大金庫,它由光滑的瑪瑙包裹。對於一家處理保密和隱私事務的機構來說,其龐大的規模表明,擁有實物金條突然變得流行起來。

該金庫於上個月開業,以滿足全球超級富豪對高安全性存儲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座六層高的倉庫可容納10000噸白銀(超過全球年供應量的三分之一)和500噸黃金(相當於各國央行2023年購買量的一半)。

Silver Bullion Pte Ltd.在其之前的金庫空間不足後,建造了這座佔地18萬平方英尺(16700平方米)的設施,該公司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庫之一。該公司表示,目前已有大量客戶前來諮詢。

該公司創始人格雷戈爾-格雷格森(Gregor Gregersen)說:“我們從這些對話中得到的反饋是,基本上我們需要更多的保險庫。”

在黃金價格屢創新高之際,這是對實物黃金長期前景的一次重大押注,而白銀超過20%的漲幅也表明銀價在一路走高。亞洲的家族辦公室對金幣和金條的需求正在蓬勃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的買盤在第二季度創下了至少25年以來的最佳記錄

不透明的場外交易市場是吸引高淨值人士、主權財富基金和對沖基金的地方,去年場外交易市場的購買量躍升至450噸,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擴大。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場外市場的需求尤爲強勁,不過隨著全球經濟擺脫新冠疫情的影響,2022年的需求有所放緩。

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央行買盤和中國消費者需求增加的時期,避險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黃金的上漲。第二季度令人眼花繚亂的價格飆升讓許多旁觀者感到困惑,因爲這與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強的傳統阻力背道而馳。

長期前景

總部位於香港的諮詢公司Precious Metals Insights Ltd. 的董事總經理Philip Klapwijk說:“人們正在從長遠角度看問題,他們對世界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發展都不滿意,因此正在增加對黃金的配置,或者在某些情況下,開始配置黃金。”他特別指出,高淨值個人和私人辦公室資金是黃金在上半年走強的主要原因

購買實物金條也有缺點——它沒有收益,儲存也要花錢,但它沒有交易對手風險,這意味著黃金投資不會受到另一方反悔或違約的影響。

“包括高淨值人士在內的投資者正在降低其財富的風險,”大宗商品研究和投資公司CPM Group的執行合夥人Jeff Christian說。“而黃金是爲數不多的能爲他們提供價值存儲、無交易方風險的資產之一。”

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等人在5月份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隱私和有形性已成爲高淨值投資者和家族辦公室更重要的考慮因素。

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儘管這是投資貴金屬最簡單的方式之一,但自2020年達到峯值以來,這些投資工具的黃金持有量減少了近900噸,而白銀ETF自2021年以來減少了約9500噸。Panigirtzoglou說,缺乏匿名性是擁有ETF的一個缺點,因爲交易是有記錄的。

他說:“與私人儲存的有形黃金相比,通過ETF獲得的紙質黃金會面臨交易對手風險,這看起來不那麼有吸引力,也不那麼安全。”

不過,長期持有實物黃金並不適合所有富有的投資者。

渣打財富管理公司駐迪拜的非洲、中東和歐洲首席投資官Manpreet Gill表示:“近年來,人們對黃金的討論意願肯定有所上升,這與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動盪——無論是由地緣政治還是央行的不確定性所引發,或任何其他因素都有關聯。但是,這裏有一個平衡點,對我們來說,我們試圖在對安全性的需求與它不能爲你帶來收益這一事實之間取得平衡。因此,我們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短期保值工具。”

存儲解決方案

隨著實物金銀從支撐ETF的金庫中流出,進入投資者手中,對高安全性存儲方案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格雷格森說,客戶希望將黃金和白銀存放在金融機構以外的私人場所(這些機構提供保險箱等解決方案),以求安心,因爲大多數西方註冊銀行受制於外國法律,這些法律可能並不友好。

紐約聯儲和英國央行存放著世界上最多的黃金,它們代表其他許多央行持有金條。根據紐約聯儲網站的數據,紐約聯儲持有6331噸黃金,而英國央行位於倫敦金融城的金庫在7月底持有5266噸黃金。

除此之外,摩根大通公司、滙豐控股公司、布林克公司和馬爾卡-阿米特公司等銀行和物流公司也擁有相當規模的儲存設施,支撐著倫敦和紐約的衍生品市場,併爲最大的ETF儲備貴金屬。例如,摩根大通於2021年在倫敦開設了一個新的白銀儲藏庫,目前爲最大的白銀ETF——iShares白銀信託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儲存了1萬多噸白銀。

CPM的Christian說,世界各地正在建立許多非銀行存儲機構,尤其是在新加坡。這個亞洲金融中心提供了一個穩定、中立的監管制度,這有助於它成爲一個主要的財富管理中心。

去年瑞士信貸集團被緊急收購後,瑞士的避風港地位受到了打擊,而新加坡也因此繁榮起來。

但受益的不僅僅是保護全球金銀的新加坡公司,位於首都惠靈頓的新西蘭金庫公司(New Zealand Vault)的庫存也在增加,其中大部分業務來自香港和美國的家族辦公室。

“新西蘭的優勢之一就是沒有天敵。我們幾乎遠離世界熱點地區,”公司總經理兼所有者約翰-馬爾維(John Mulvey)說。“人們把我們視爲安全的避風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