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美股陷入無週期狀態,投資者應選擇這類股票!

本週初,美債收益率大幅飆升,幾乎衝擊了除英偉達(NVDA.O)之外的所有股票。市場是否會因爲擔心政府赤字飆升而爆發強烈擔憂還有待觀察,但或許大量企業財報的公佈可以分散對此類擔憂的注意力。

自新冠疫情以來,市場一直難以判斷美國經濟在商業週期中的具體位置,因此也就難以決定應該選擇哪種類型的股票。如果美聯儲的利率下調預示著經濟即將放緩甚至陷入衰退,那麼通常高質量的股票將是理想的選擇;但如果這是市場信心即將爆發的信號,那麼遭受重創的小盤股和價值股可能會更有意義。

花旗銀行的戰略分析師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無週期”理論。

相比之下,花旗團隊指出了一系列經濟數據中的矛盾之處。例如,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領先經濟指標持續指向尚未發生的衰退,而與此同時,美聯儲的高級貸款官員調查顯示,貸款標準已經達到頂峯,並且現在正趨於放鬆。美國失業率較低,就業人數健康,但全職工作的數量卻在減少。諸如此類的情況還有很多。

由Scott Chronert領導的策略師們說道:“在疫情爆發後,經濟衰退、供應鏈中斷引發了通脹以及美聯儲激進加息,我們的經濟體系目前仍在正常化。儘管通脹目前正在消退,但價格水平應仍高於疫情前,從而對工資增長和經濟增長構成壓力。”

他們補充道:“我們認爲,沒有兩個相同的經濟週期、美聯儲週期或市場週期,而且當前市場運行有其獨特的動力在起作用。”

那麼這對股市意味著什麼呢?情況很複雜——該機構仍然看好美股,但是策略師們擔心的是企業利潤。

花旗的分析師們寫道:“儘管美聯儲在政策轉向的過程中,但基本面受到持續高通脹的影響,因此,接下來更大的問題可能是企業盈利增長能否持續到明年之後。”

花旗銀行的分析師們偏好那些股本回報率呈現積極趨勢的公司,該趨勢應該由運營而非回購驅動。分析師們表示,這些公司的表現與其他因素(如質量或價值)只有輕微的相關性,並且與經濟狀況的變化幾乎沒有關聯。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