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2-26)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摩根士丹利:歐佩克+將維持生產配額

包括Martijn Rats在內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2月25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歐佩克+將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上延長其生產配額,這將在下半年保持市場平衡。該行稱,關稅和反關稅導致的經濟前景疲軟將對前景構成壓力,給石油需求帶來不確定性。該行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以約100萬桶/日的速度增長,接近共識區間的下限。該行稱,"鑑於全球GDP低於趨勢水平、人口增長放緩、需求面臨壓力以及貿易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懷疑石油需求增長將難以達到120萬桶/日的歷史趨勢水平"。OECD原油庫存應會在上半年緩慢增加,然後在下半年企穩,從而使布倫特原油價格穩定在70美元/桶的中低端。

2. 德商銀行:歐元區工資增長將使通脹率保持高位

根據德國商業銀行的最新估計,歐元區的工資增長將繼續使今年的通脹率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週二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歐元區協商工資同比增長了4.1%,比上一季度的5.4%有所放緩,但相對於疫情前的工資增長而言仍然較高。德商銀行的Vincent Stamer在一份說明中告訴客戶:“由於企業將高工資轉嫁給消費者,消費價格也可能繼續上漲,尤其是在重要的服務行業。”這意味著通脹可能會頑固地保持在歐洲央行的目標之上,儘管價格趨勢有所緩和。

3. 法興銀行:英國、瑞典經濟前景分化,建議做空英鎊兌瑞典克朗

法國興業銀行的Kit Juckes在報告中稱,鑑於英國經濟前景疲軟以及歐洲國防開支增加有望提振瑞典經濟,做空英鎊兌瑞典克朗是一個有吸引力的交易。英國的經濟增長前景最近有所減弱,並可能進一步惡化。同時,鑑於瑞典長期以來一直是武器出口國,如果歐洲對自身安全承擔更多責任,克朗可能會升值。瑞典國防產業佔GDP比重顯著高於多數經濟體。

4. 凱投宏觀:美債漲勢將失去動力

凱投宏觀助理經濟學家Joe Maher表示,由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美聯儲無法在2025年降息,這意味著過去一週美國國債的上漲趨勢將最終逆轉。美國國債價格上漲推動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4.30%。Maher表示,“最近幾天投資者情緒急轉直下”,“風險偏好”已經惡化。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1月中旬的近期峯值以來下跌了50個基點,因爲最近的經濟調查開始出人意料地下行。凱投宏觀表示,美債價格面臨的問題是,“隨著特朗普在今年第二季度進一步徵收關稅,通脹壓力將會加劇,”這將超過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並使美聯儲在今年剩餘時間內保持利率不變。”而如果FOMC的立場比目前的市場預期更爲強硬,那麼到2025年底10年期美債收益率料將升至4.75%。

中國

1. 中金:關注美國經濟的下行風險

中金研報稱,近期美國房地產、消費者信心、服務業活動普遍走弱,表明私人部門在特朗普勝選後積累的樂觀情緒在消散。我們認爲,關稅的不確定性,政府支出削減的緊縮效應,以及持續的高利率環境是導致數據走弱的主要原因。這也表明,公共政策的調整會帶來“陣痛”,特朗普政府也不例外。往前看,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然穩固,但隨著逆風因素增多,我們開始關注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在逆風因素消退、或者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友好型政策(如減稅、放鬆監管和降息)得到落實之前,我們對美國經濟持更加謹慎的態度。

2. 中信證券:港股反轉行情料將延續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特朗普簽署《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對墨加關稅加徵“如期推進”和微軟的資本支出擔憂等因素衝擊隔夜海外投資者情緒。而2月底的MSCI季度調倉以及3月7日恆生系列指數成份股權重的再平衡或也導致港股出現技術性的調整。但中信證券認爲,《備忘錄》並不會對全球資金投資中國企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港股企業自美國的收入佔比已在2023年降至1.7%,基本面影響有限;而指數層面的再平衡也僅有短期的影響。另一方面,年初以來南向日均淨買入港股68億港元,在近期美國經濟基本面已出現走弱跡象下,海外資金在中長期維度也有望延續今年1月24日流入港股的趨勢。此外,在此輪上漲後,當前恆指和恆科的動態PE僅處於歷史45%和31%的分位數,疊加業績預期的上修和賣空佔比維持高位,港股安全邊際仍然充分。綜合來看,在AI敘事持續催化、基本面預期改善、全球資金輪動的背景下,即便有短期事件性的擾動,中信證券判斷港股仍將延續2024年以來的反轉行情。

3. 中信建投:以DeepSeek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將帶來四方面投資機會

2月25日,中信建投證券2025年度“人工智能+”投資策略會在北京開幕。會上,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兼國際業務部行政負責人武超則與多位行業首席分析師圍繞人工智能未來的投資機會進行了觀點分享。武超則表示,當前,AI大模型正在經歷從研發到生產的過程,創新活躍,大模型技術路線及能力快速迭代,開源閉源交叉領先,國產模型差距縮小,易用性大幅提升,模型平權趨勢明顯。具體到投資方向上,武超則表示,以DeepSeek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將帶來四方面投資機會。武超則總結,數字經濟主要分爲三個階段:PC階段、移動互聯網階段以及智能時代。數字經濟的核心特徵是“數據”和“算法”,數字化是雙向的,未來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數字化企業,智能化是最終目標。AI是加速數字化應用落地的現象級工具,也是數字化時代的“操作系統”和“新引擎”。(中證金牛座)

4. 中信建投:人形機器人呈百家爭鳴態勢,至少是數萬億市場規模

中信建投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呂娟認爲,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載體。呂娟表示,人形機器人作爲一種具身智能,可以更好地與人類互動,或者在人類生活的環境中爲人類服務。隨著智能化程度提升,未來可能每個家庭甚至每個人平均擁有一臺人形機器人,預計市場空間將超過汽車、智能手機,至少是數萬億市場規模。(中證金牛座)

5. 銀河證券:“百鏡大戰”引爆市場,AI應用加速滲透

銀河證券研報表示,受制於價格及用戶體驗問題,AR眼鏡難以得到大範圍普及。2019年產品開始輕量化發展,並向消費領域滲透。2023年在AI賦能下,AI眼鏡得以爆發,其接入AI大模型,可爲用戶提供語音助手、識物、翻譯、導航等功能。Meta旗下Ray-Ban Meta引領市場發展;同時,2024年末以來多個國產品牌已陸續推出AI智能眼鏡新品。未來伴隨AI眼鏡產品持續迭代升級,用戶體驗有望不斷得到強化,進而向傳統眼鏡滲透,最終有望實現對傳統眼鏡的替代,達到較高的滲透率,併成爲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和終端。

6. 銀河證券:航司有望迎來量價齊升局面,盈利水平或進一步增厚

銀河證券研報表示,進入2025年,伴隨國際航班加速增班趨勢延續,疊加“924”一攬子政策出臺後內需提振,2025年民航出行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供需格局優化疊加油匯價格向好,幾重因素邊際改善下,票價市場化空間進一步打開,航司有望迎來量價齊升局面,盈利水平或進一步增厚。

7. 開源證券:近存計算有望成爲未來技術發展的關鍵趨勢

開源證券指出,隨著AI算力需求的不斷提升,馮·諾依曼架構的存算性能失配問題日益顯現,存算一體化技術應運而生。近存計算通過2.5D和3D堆疊技術有效融合計算與存儲,提升內存帶寬並降低訪問延遲,成爲提升芯片性能的主流方案。HBM和CUBE方案作爲代表,能夠廣泛應用於高性能計算和邊緣設備中,隨著AI終端的普及和算力需求的加速,近存計算有望成爲未來技術發展的關鍵趨勢。

8. 華泰證券:AI合作有望推動醫院端全病程效率提升,看好後續該板塊持續受益AI合作催化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近期,中國公立/民營醫院在AI佈局方面如火如荼(例如2月華爲瑞金合作“瑞智病理大模型”,國際醫學、固生堂等諸多中西醫民營醫院紛紛宣佈接入DeepSeek等)。AI合作有望推動醫院端全病程效率提升,醫療服務或成爲最快從中兌現收入/利潤的領域之一。疊加前期A/H醫療服務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有主營業務託底,看好後續該板塊持續受益AI合作催化。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