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3-03)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凱投宏觀:主要經濟體通脹降溫,歐元區可能進一步降息

凱投宏觀分析師Franziska Palmas表示,歐元區通脹降溫的跡象可能會支持那些支持今年進一步降息的利率制定者。本週數據顯示,2月份法國和德國幾個主要經濟體的通脹率明顯降低,西班牙的通脹率保持穩定,這使得歐元區的通脹率可能已經回落,包括核心價格回落。“這將支持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中那些主張在下週會議之後進一步降息的人。”

中國

1. 中信證券:2025年經濟增速或定5%左右,房貸利率與限購政策存鬆動空間

2025年中國全國中國兩會即將召開,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及宏觀政策安排將隨之揭曉。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預計2025年GDP增長目標是5%左右。從地方中國兩會公佈的經濟增長目標來看,2025年31個省份的GDP增長目標加權平均爲5.3%。北京、上海2025年設定的增長目標爲5%左右,考慮到大多數年份北京、上海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與中國全國比較接近,因此可以大致判斷2025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在5%左右。春節以後地產市場整體表現較好,在一系列利好政策逐步出臺,2025年房地產市場有望實現止跌回穩。從政策端來看,專項債用於收購存量土地和商品房將有助於改善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當前部分城市庫存偏高,應該致力於壓降庫存,這樣才能儘快帶動銷售、開工、投資的回升。此外,房貸利率存在進一步下調的空間,一線城市限購政策也可以進一步放開,助力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21財經)

2. 中信證券:中國的核心資產有望迎來春天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展望春季,隨著政策在三大領域的推進和發力,信心修復將從科技領域逐步擴散到經濟領域,美國對華限制的加強或是市場在春季的最大一次挑戰,但也是信心全面修復的試金石。

3. 中信建投:DeepSeek公佈成本利潤率細節,AI下游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中信建投研報表示,DeepSeek公開利潤成本率,理論成本率高達545%,模型廠商盈利模式實現閉環。從行業需求來看,模型環節成本向下、能力向上均具有較大空間,有望推動下游應用AI需求加速釋放,進一步打開市場向上空間。從應用場景來看,政務、金融以及醫療等行業能動性強、場景豐富,有望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推薦a)OA+ERP;b)垂直領域2C公司;c)可以新增創收的教育、醫療場景;2)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利好一體機、超融合和B端服務外包企業,a)推薦服務器、一體機、超融合等相關標的;b)金融、政府、能源等依賴軟體定製較多的領域;c)算力租賃和IDC的標的亦值得關注。

4. 中信證券:人民幣短期內可能在7.20-7.35內震盪運行

中信證券指出,從人民幣需求角度以及匯率決定理論出發,我們研究了當前人民幣的真實匯率,並得到三個核心結論:第一,從出口和貿易需求看,實際有效匯率可能顯示人民幣已釋放回調壓力,中國強勁的出口和貿易順差反映人民幣估值基本合理。第二,從資金流動和投資需求看,我們測算中美利差和風險溢價等實操視角下的匯率運行中樞分別爲7.50和7.35,兩者均反映短期匯率可能仍有貶值壓力。第三,從匯率決定理論來看,我們測算和比較後認爲BEER行爲均衡模型效果更好,測算結果顯示人民幣均衡匯率可能在7.3-7.4之間。綜合國際收支、主體行爲以及市場情緒等因素,我們認爲當前人民幣匯率並未偏離7.30的均衡中樞,短期內可能在7.20-7.35內震盪運行。本週市場關注2月PMI數據和美國將對華額外加徵10%關稅政策,下週關注中國1-2月進出口貿易數據和美國2月非農數據。

5. 中信證券:將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

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全國工商聯、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記者獲悉,中信證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鄒迎光代表公司參加座談會併發言。鄒迎光表示,中信證券從三大維度賦能民營企業發展:一是構建多元融資體系,加大民企支持力度;二是注入耐心資本,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三是打造產研賦能平臺,提供全週期支持。他還提到,中信證券將堅決落實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精神,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切實提高民營企業融資可得性和便利性,爲促進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6. 中信證券:統籌市場投融資改革,逐步走向IPO新常態

中信證券指出,IPO常態化既是順應投融資平衡的改革方向,也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應有之義。股票市場的長期回報不能僅靠充裕的流動性實現,通過IPO引入優質的成長性公司纔是市場長治久安的基礎。以近5個月A股市場充裕的流動性水平看,在上市標準不放鬆的前提下,適度增加的IPO供給不會對市場造成負擔。我們預計在內地及香港市場IPO活躍的帶動下,證券行業有望憑藉投行業務輕資產、高ROE的業務特徵,實現基本面與估值的修復。

7. 中信建投:DeepSeek公佈成本利潤率細節,AI下游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中信建投研報表示,DeepSeek公開利潤成本率,理論成本率高達545%,模型廠商盈利模式實現閉環。從行業需求來看,模型環節成本向下、能力向上均具有較大空間,有望推動下游應用AI需求加速釋放,進一步打開市場向上空間。從應用場景來看,政務、金融以及醫療等行業能動性強、場景豐富,有望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推薦a)OA+ERP;b)垂直領域2C公司;c)可以新增創收的教育、醫療場景;2)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利好一體機、超融合和B端服務外包企業,a)推薦服務器、一體機、超融合等相關標的;b)金融、政府、能源等依賴軟體定製較多的領域;c)算力租賃和IDC的標的亦值得關注。

8. 中信證券:相信白酒行業勢必會迎來新的向上週期,建議在白酒行業底部區間增加優質資產配置

中信證券指出,當前白酒行業正處於過去三十年以來第三輪大週期的築底階段,雖然短期內行業基本面仍需繼續承壓,但投資端來看,2024年四季度以來宏觀政策和市場預期已出現明確轉向,提振消費亦作爲2025年經濟工作首位。白酒行業需求和宏觀經濟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未來伴隨經濟逐步復甦以及需求明顯改善後,我們相信白酒行業勢必會迎來新的向上週期,以消費者培育爲根基品牌力持續提升的頭部名酒企業會有更好的表現,產業分化將更加極致。建議在白酒行業底部區間增加優質資產配置。

9. 華泰證券:DeepEP開源有望釋放推理需求,關注應用與算力

華泰證券認爲,DeepSeek通過優化推理成本,有望推動LLM商業化應用加速。基於此,看好推理需求釋放帶動IaaS服務商稼動率提升,雲廠商有望受益。其次,考慮到R1帶來模型能力提升的同時又可實現低成本部署,有望帶動AI應用加速滲透。最後,儘管目前DeepEP仍需要在Hopper+CUDA+NVLink的框架下實現,但中長期來看,隨著國產卡的適配跟進,技術有望向更多國產生態遷移,國產AI算力板塊有望迎來成長機遇。

10. 銀河證券:黃金的長期配置價值仍具支撐

銀河證券指出,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及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推動黃金避險需求,支撐金價。然而,黃金已處高位,部分資金選擇獲利回吐,引發價格回調。同時,俄烏衝突和巴以局勢的調停進程緩解地緣風險,削弱黃金吸引力。科技股上漲帶動全球風險偏好回升,部分資金流出黃金轉向風險資產。儘管短期內黃金受獲利回吐壓力,但經濟不確定性和通脹上升背景下,黃金的長期配置價值仍具支撐。

11. 光大證券:C919步入快速交付期,國產大飛機萬億賽道崛起

據光大證券研報,截至25年2月,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商飛累計獲得C919訂單近1500架,其中確認訂單累計近1000架。根據南方航空、中國國航相關公告,C919基本型、增程型的平均採購價格分別爲0.99億美元/架、1.08億美元/架,據此估算,目前C919累計已確認訂單對應價值量高達近千億美元。此外,中國商飛正積極開拓歐美、東南亞國際市場。供給方面,24H2交付明顯提速,截至25年2月,已累計交付16架。據中國商飛,2025年C919產能將達到50架,預計下線量達到30架。展望未來,據中國商飛預測,未來20年,預計將有9323架飛機交付中國市場,市場價值約1.4萬億美元。

12. 中信證券:建議加力支持“硬科技”含量高的民企併購重組

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建議,加力支持“硬科技”含量高的民企併購重組。針對市場化併購適度放寬相關時間限制及重組方案調整的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未盈利”硬科技企業參與併購重組的標準,提高虧損硬科技企業評估方法的靈活性。同時,加快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培育耐心資本生態。引導私募創投基金、公募基金等做企業的“長跑搭檔”,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創投領域,建立國家級S基金交易平臺,試點私募股權份額標準化流轉,提升資本循環效率。(一財)

13. 海通證券:科技突破及基本面回暖帶來中國資產重估,外資迴流A股有望成爲一大預期差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在最新研報中表示,春節前後,DeepSeek概念引燃A股和港股科技板塊投資熱潮。展望2025年,除了科技,一些存在較大預期差的領域同樣值得關注。荀玉根認爲,2025年有三大潛在的預期差。預期差一是房市企穩,今年政策加碼下地產有望量價企穩,基本面好轉或推動地產股修復。預期差二是消費恢復,若樓市企穩、“兩新”加力擴圍,消費數據修復或帶來消費股重估。預期差三是外資迴流,當前外資低配中國權益資產,隨著科技突破及基本面回暖帶來中國資產重估,外資有望逐步迴流A股。荀玉根表示,當前A股市場對於外資的預期仍較低。2025年A股微觀資金有望重新回到活躍狀態,其中增量外資資金或存在較大預期差。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