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3-21)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荷蘭國際:日本核心通脹支持日本央行5月加息

荷蘭國際集團的韓國和日本的資深經濟學家Min Joo Kang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日本今天早些時候公佈的核心通脹數據支持日本央行在5月1日結束的爲期兩天的會議上加息。核心通脹率(不包括新鮮食品和能源)受到央行更爲密切的關注,2月份該指標從1月份的2.5%微升至2.6%。這位經濟學家指出,儘管核心通脹率與市場共識一致,但這標誌著連續第五個月的增長。他補充稱,數據還顯示,服務價格環比穩步上升,這可能是支持日本央行加息的理由。

2. 凱投宏觀:瑞典央行下一步行動或許是加息

凱投宏觀歐洲經濟學家普雷特約翰寫道,瑞典央行的下一步行動可能是加息。央行維持其政策利率和利率預測不變,暗示利率在可預見的未來將保持不變。政策制定者的預測顯示,未來三年政策利率將維持在2.25%。然而,扣除能源的通脹率從去年12月的2.0%躍升至今年2月的3.0%,凱投宏觀認爲,未來幾年通脹率可能會保持在2%以上。“雖然瑞典央行不會急於加息,因爲這可能會扼殺剛剛萌芽的復甦,但我懷疑央行的下一步行動將是加息,儘管這要等到明年。”

3. 凱投宏觀:瑞士央行此次降息將是週期內最後一次

凱投宏觀分析師普雷特約翰說,瑞士央行將利率下調至0.25%可能是本輪週期中的最後一次降息。他說,雖然2月份的通脹率僅爲0.3%,而且未來幾個月可能還會進一步下降,但潛在通脹率比預期略高,限制了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事實上,瑞士央行的工作人員上調了2025年的通脹預測。最重要的是,德國龐大的財政方案,加上歐洲其他國家可能放鬆的財政政策,降低了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他說,這些聲明擴大了德國國債和瑞士國債之間的利差,並削弱了瑞士法郎,從而放鬆了貨幣環境。

中國

1. 中金:大模型推動中臺邁入新階段,科技硬件產業鏈有望受益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DeepSeek發佈以來,衆多政企開始陸續接入大模型,愛分析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已有45%的央企完成了DeepSeek模型的部署。這反映出大模型在性能、成本以及安全等方面已達到了企業大規模應用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企業中臺有望煥發新機,建議關注數據硬件產業鏈(如傳感器、通信模組)、算力硬件產業鏈(如芯片、服務器、一體機)的投資機遇。

2. 中金:特朗普亟需解決兩大根本問題,貧富差距和政府債務

中金研報表示,我們提出一個嘗試理解特朗普最終目標和政策路徑的框架---“大重置”。我們認爲特朗普面臨二戰以來亟需解決的兩大根本問題:懸殊的貧富差距;史高的政府債務壓力。在該框架中,我們預計特朗普試圖通過重置資本結構,即調整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關係,期望實現脫虛向實、再工業化,並最終縮小貧富分化。同時,在沒有生產力重大提升的情況下,我們認爲特朗普可能試圖通過通脹貶值、必要時候金融抑制來重置債務負擔,最終化解債務風險。股市上,我們判斷自2012年以來的“美股例外論”可能終結。歐洲、新興市場、尤其中國股市有望開啓趨勢重估。脫虛向實下,美股估值趨勢下行,風格轉換。看好主要代表產業資本的工業、材料、能源、消費等趨勢跑贏主要代表金融資本的大盤成長。

3. 華泰證券:快遞行業今年包裹量增速或高於預期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年初以來,快遞行業與主要企業的件量表現均超預期,隨著促消費組合拳的實施,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回暖,疊加偏遠地區線上消費滲透率提升,我們認爲全年包裹量增速或高於預期;但龍頭公司提升份額的訴求依然強烈,價格戰風險尚未解除。

4. 華泰證券:中美宏觀敘事邏輯切換帶來全球資金的再配置,“東西蹺蹺板”或將延續

華泰證券認爲,受到債務壓力等影響,未來美國政府支出對經濟的貢獻或有下降,而中國和德國財政轉爲更爲積極,或影響全球經濟,並重塑市場格局。疊加關稅等不確定性衝擊,過去美國爲全球提供需求的情形可能正在發生變化。財政差異的存在,導致美元短期走勢偏弱。對非美國家而言,內部財政等政策的加碼可能是對沖外部不確定性最有效的手段。

5. 銀河證券: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證券板塊景氣度上行

銀河證券研報稱,國家“穩增長、穩股市”、“提振資本市場”的政策目標仍將持續定調板塊未來走向,流動性適度寬鬆環境延續、資本市場環境持續優化、投資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證券板塊景氣度上行,中長期資金擴容預期進一步增強基本面改善預期。

6. 中信證券:千億財政支出法案落地,歐洲儲能或迎拐點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近日,德國聯邦議會通過5000億歐元財政支出法案,其中明確1000億歐元注入氣候與轉型基金,同時將“2045年實現氣候中和”寫入《基本法》。同時,今年2月德國光伏補貼新法進一步打開電價套利空間,儲能將收穫更高彈性。我們認爲在相關政策刺激下,歐洲渠道庫存持續消解,考慮德國是中國光儲企業出貨的重點市場,同時作爲歐洲新能源先鋒市場的標桿和外溢效應,我們認爲本次法案的落實有望開啓歐洲光儲的復甦週期,帶動中國相關企業業績大幅改善。

7. 財通證券:債市資金最緊時刻或過貨基及短債基金重點轉向控回撤

財通證券在報告稱,債市資金最緊時刻或已過去,但波動可能在所難免。伴隨著零售端和機構端申購的漸次修復,目前部分短債已經有“正息差(carry)”,短信用、短政金、存單配置價值凸顯。2025年貨基和短債基金的重點要向控回撤傾斜,同時短債基金或可通過“負債壓力跟蹤”和“產品優化設計、優選券種”的細節操作,拉開和競品貨基的差距。

8. 中銀證券: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證券板塊景氣度上行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稱,國家“穩增長、穩股市”、“提振資本市場”的政策目標仍將持續定調板塊未來走向,流動性適度寬鬆環境延續、資本市場環境持續優化、投資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證券板塊景氣度上行,中長期資金擴容預期進一步增強基本面改善預期。

9. 大華銀行:由於關稅擔憂,馬來西亞貿易前景面臨不確定性

大華銀行經濟學家Julia Goh和Loke Siew Ting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由於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而美國人工智能芯片限制的公衆評論期將於5月中旬結束,馬來西亞的近期貿易前景可能仍然具有挑戰性。他們表示,這可能會嚴重影響馬來西亞的主要出口產品,如電氣和電子產品、橡膠產品和光學設備。他們警告稱,最新的PMI數據顯示出一些改善,但外部需求持續疲軟,尤其是在亞太地區,而半成品進口放緩,表明製造業情緒謹慎。在美國的貿易政策和潛在的報復措施尚未明朗之前,大華銀行維持其對2025年出口增長4.5%的預測,而去年爲5.7%。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