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3-24)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法興銀行:全球和中國風險上升之下,英國央行立場向鷹派靠攏

法興銀行表示,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以8比1的投票結果維持銀行利率在4.50%不變,因此相對於前兩次會議,此次會議變得更加鷹派。這種鷹派的投票轉變主要是由於全球不確定性上升,中國數據未能澄清供需情況,以及更高的通脹預期對未來薪酬動態構成上行風險。我們認爲,即將公佈的數據應該會顯示出在反通脹方面取得了足夠的進展,從而促使貨幣政策委員會在今年5月、8月和11月再降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不過我們同意貨幣政策委員會的觀點,即存在一些雙向風險。

2. 丹斯克銀行:未來一年歐元兌美元可能下跌

丹斯克銀行分析師穆罕默德•薩拉夫說,未來一年歐元兌美元可能下跌,因爲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似乎過頭了,而歐洲財政刺激措施的好處在一段時間內不會被感受到。他說,美國經濟“仍然具有彈性”,2月份的就業報告顯示,勞動力市場仍然健康。由於公共投資的執行滯後,德國和歐盟的財政轉變至少在一年內不太可能生效。預計歐元區經濟復甦將緩慢,通脹壓力似乎得到控制,這就要求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該行預計歐元將在12個月後從目前的1.0840跌至1.06。

3. 野村證券:做空日元交叉盤正當時

野村證券全球外匯策略部門的四名成員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在當前環境下,日元交叉盤下行頭寸可能會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交易機會。瑞郎/日元空頭頭寸“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尤其是現在它終於提供了正利差,因爲瑞士央行的政策利率現在低於日本央行”。此外,野村證券繼續建議做空英鎊/日元,因爲英國看起來很難推出與德國類似的財政方案,這意味著英國不太可能在下週的春季預算中宣佈大規模的財政支出。

4. 摩根士丹利:短期風險料有利於歐元區政府債券多頭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策略師洛倫佐·斯塔和瑪麗亞·基婭拉·魯索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歐元區的短期風險和市場定價傾向於做多政府債券。財政風險已被充分消化,因此,如果歐洲央行的最終利率沒有被大幅調高,則不太可能因期限溢價上升而出現進一步的拋售。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門青睞收益率曲線的中間部分。

中國

1. 中金公司:消費領域有望逐步迎來趨勢性行情

中金公司研報認爲,數據顯示年初以來消費、大消費指數上漲0.5%、1.4%,在科技成長領域廣受關注背景下,其整體表現相對溫和,略好於市場整體(滬深300指數同期微跌0.5%)。近期伴隨消費領域政策紅利及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邊際改善,消費板塊關注度有所提升但行情波動仍大。結合目前宏觀環境,對消費板塊的整體配置可能仍處於偏左側階段,中短期(3—6月)或仍呈現爲階段性、結構性機會,建議關注細分景氣行業;中期(6—12月)伴隨穩增長政策進一步加碼、有效需求回升,消費領域有望逐步迎來趨勢性行情。

2. 華泰證券A股策略:整固期聚焦低位+景氣韌性方向

華泰證券發佈A股策略稱,上週,A股市場縮量調整。A股自1月下旬起的反彈中,資金參與程度漸深,整體浮盈可觀,AI及機器人等主線方向浮盈較厚,階段性止盈的出現並非不可預期。出現在上週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科技大廠財報等催化均已落地,而中國數據驗證期到來、海外擾動窗口期漸近。“四月決斷”中,A股的盈利結構,中國經濟、地產等數據,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焦點,指數在這一期間可能迎來一段“整固期”,配置建議是:增加對大盤風格,紅利風格的暴露;增配低位+景氣有韌性的高性價比方向,如白電、航空、電池、工程機械等;泛科技中期大概率仍是主線,配置存儲、端側AI等品種以保持倉位。

3. 中信證券:年內還有兩個關鍵時點:4月初外部風險落地;年中中美經濟和政策週期再次同頻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年內還有兩個關鍵時點:一是4月初外部風險落地後帶來的交易性機會,二是年中中美經濟和政策週期同頻後帶來的配置性機會。第一個關鍵時點是4月初外部風險落地。這些外部風險包括了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調查結果公佈以及“對等關稅”的加徵方式和範圍明朗;從風險落地後的進攻方向上看,經過3月大幅調整且後期有催化的科技主題,因其弱宏觀關聯和強產業催化,預計會成爲4~5月最好的方向。第二個關鍵時點是年中中美經濟和政策週期再次同頻。預計二季度美國經濟走弱疊加關稅壓力加大,可能會催生2013年以來中國出現的第四輪總量經濟刺激,美國也會推動減稅以及降息。

4. 中信證券:中藥成本端顯著改善,一季度動銷有望加速

中信證券研報認爲,中藥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後續工業端成本改善值得期待。2025年1月份起,中藥企業渠道庫存陸續清理完畢,春節期間電商活動頻出,消費者購買力較強,電商平臺中藥品類銷售額普遍實現同比高增速。受益於政策扶持和人口老齡化加速,預期未來整體中藥行業需求仍持續向好,行業整合加速,龍頭有望強者恆強。

5. 光大證券:有機硅下游需求穩步增長,行業供需格局有望好轉

光大證券研報稱,隨著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快速增長,對應有機硅材料的需求也將迅速提升。同時,考慮到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品迭代對於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其對於高端有機硅材料的需求也將同步增長,進而進一步拓寬有機硅材料在這些新興領域的市場空間。

6. 廣發證券:流動性折價的消除是進一步收斂AH溢價的關鍵

廣發策略團隊發佈研報對AH溢價進行初步探討,圍繞整體和結構溢價決定因素,該團隊發現,2021年至今,AH溢價率與滬深300走勢負相關,即AH溢價收斂區間主要發生在上行階段。2021年之後港股市場相對波動放大,猜測之一,可能與相對流動性折價扭轉有關。股息率水平越高的公司,兩地價差越收斂。因爲持續穩定的高股息更具買入和持有價值,從而部分抵消了流動性折價。未來要進一步收斂AH溢價最直接的因素仍在於流動性折價的消除。

7. 海通證券:消費貸新政落地,收單行業有望受益消費復甦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近日下發《關於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海通證券研報認爲,收單機構的收單流水與線下消費總量直接掛鉤,收單行業有望充分受益於消費政策帶來的線下消費復甦。消費貸新政落地,有望刺激個人消費增長,帶動線下消費場景修復,使第三方支付收單流水加速上修,且有望帶動部分收單公司信貸業務規模增長,直接增厚業績。

8. 中信證券:關注4月初外部風險落地、年中中美經濟和政策週期同頻兩個關鍵時點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年內還有兩個關鍵時點:一是4月初外部風險落地後帶來的交易性機會,二是年中中美經濟和政策週期同頻後帶來的配置性機會。第一個關鍵時點是4月初外部風險落地。這些外部風險包括了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備忘錄調查結果公佈以及“對等關稅”的加徵方式和範圍明朗;從風險落地後的進攻方向上看,經過3月大幅調整且後期有催化的科技主題,因其弱宏觀關聯和強產業催化,預計會成爲4~5月最好的方向;從資金面來看,增量資金或來自前期高切低迴補、倉位回補以及部分追逐港股的趨勢資金迴流。第二個關鍵時點是年中中美經濟和政策週期再次同頻。我們預計二季度美國經濟走弱疊加關稅壓力加大,可能會催生2013年以來中國出現的第四輪總量經濟刺激,美國也會推動減稅以及降息;在此之後,預計中美經濟和政策週期將迎來2021年後的首次同步共振上行,這有利於打開內需敘事的向上空間,解除中國核心資產的估值壓制,並且隨著更多傳統核心資產走出業績拐點,市場將迎來2021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風格切換。

9. 中信證券:物理AI推動軍事仿真智能化加速,建議關注物理AI及軍工仿真等相關標的

中信證券研報認爲,物理AI能夠理解物理規則、生成海量訓練集,是繼生成式AI、AI Agent之後的下一代AI,有望落地智能駕駛、機器人、軍工等嚴肅場景。英偉達通過Omniverse構建虛擬環境+Cosmos合成訓練數據,構築端到端的物理AI實踐。從中國軍工領域來看,“十四五”收官,景氣度修復,軍工AI有望迎來結構性反轉。物理AI推動軍事仿真智能化加速,索辰引領中國物理AI新模式。建議關注物理AI及軍工仿真、軍工應用端產品的相關標的。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