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4-10)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高盛:迅速下調美國衰退概率至45%

當地時間4月9日,高盛發佈衰退預期報告,預計美國未來12個月衰退的可能性爲65%。但大概一個小時過後(特朗普宣佈暫停聲明後),高盛又迅速作廢了這一預期,目前預計美國經濟的衰退概率爲45%。

2. 花旗:暫停關稅難解困境美國仍面臨經濟放緩和通脹

花旗經濟學家Andrew Hollenhorst認爲,美國暫停對大部分貿易伙伴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避免了放緩和通脹上升。在對等關稅暫停90天期間內仍生效的10%基準關稅,以及針對特定行業的關稅,仍使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比今年年初的水平提高約21個百分點。貿易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花旗仍預計美聯儲將在5月或6月降息。

3. 花旗:特朗普對關稅的90天“緩刑”未必像聽起來那麼有幫助

花旗的分析師Andrew Hollenhorst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特朗普暫停對大多數國家徵收更高關稅的90天緩期“並不像聽起來那麼有幫助”。“暫停不包括某些國家的對等關稅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避免了增長放緩和通脹上升,”這位美國首席經濟學家說。他表示,10%的基準關稅,對某國的大多數商品徵收125%的額外關稅,以及針對特定行業的關稅,使美國的平均有效關稅比2025年初的水平提高了約21個百分點。他補充稱,“貿易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

4. 花旗:將2026年歐元區GDP增長預期下調至0.6%,較之前的1.3%大幅下降

花旗研究部分析師警告,隨著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和增長前景減弱,歐元區面臨著日益增長的衰退風險。在其最新預測中,該銀行已將2025年歐元區GDP增長預期從1%下調至0.8%,並將2026年的預期從之前的1.3%下調至0.6%。通脹預計也將緩和,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現在預計在2026年平均爲1.6%,比花旗3月份的展望低0.2個百分點。此次下調是在美國宣佈對歐洲商品徵收新關稅之後,花旗預計這些關稅將會持續。約3100億歐元的出口商品(不包括能源、製藥和汽車)現在面臨20%的關稅。此外,價值420億歐元的汽車和零部件正面臨25%的關稅。花旗估計,歐元區對美國的出口可能下降高達50%,導致總出口下降4.5個百分點,並使GDP減少0.6個百分點。但影響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花旗警告,關稅的全球性質也將打擊其他貿易伙伴,減少他們對歐洲商品和服務的需求。

5. 巴克萊:特朗普暫停關稅減緩亞洲新興市場悲觀情緒,但形勢仍未穩定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暫停徵收“對等”關稅90天,減輕了大部分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前景的陰霾。他們表示,特朗普承認經濟情緒惡化,這表明經濟痛苦和金融市場動盪與他的決定並非完全無關。然而,分析人士表示,“堅持維持10%的普遍關稅,引發了一個問題,即通過成功的談判,關稅能降低到什麼程度。”亞洲新興市場尚未走出困境。他們補充說,情況仍然不穩定,“像過山車一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6. 韋德布什:關稅舉措是美國自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政策錯誤

韋德布什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戰“將成爲自1930年《斯姆特-霍利法案》以來美國最嚴重的政策錯誤。”分析人士表示,關稅已經造成了重大的企業需求破壞,中國全國各地的資本支出和新項目都被叫停,而商界領袖則在努力更好地瞭解混亂的局面。分析師表示,就像互聯網泡沫和金融危機等其他動盪時期一樣,這種情況將帶來一些買入機會,並導致“大幅超賣科技股”。他們表示:"我們基本上需要拋開未來幾個季度的數據,著手構建某種適用於2026年新常態的財務模型。"

7. 凱投宏觀:低油價對許多新興市場有積極影響

凱投宏觀分析師威廉・傑克遜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儘管油價下跌給沙特阿拉伯等新興市場的產油國帶來了預算壓力,但對於大多數作爲石油進口國的新興市場國家而言,這可能有助於抵消關稅帶來的影響。油價下跌以改善貿易條件、降低通貨膨脹以及爲各國央行提供更多貨幣政策寬鬆空間的形式,帶來了雖小但卻令人欣喜的緩解作用。威廉姆斯估計,相較於該公司的基線假設,每桶60美元的油價可能會使新興市場的燃油通脹率降低約5個百分點,使整體通脹率降低約0.3個百分點。不過,他表示,鑑於貨幣面臨的壓力,許多央行可能仍會持謹慎態度。

8. 盈透證券:懷疑美國關稅是否會在90天內恢復,不確定性減少但沒消失

盈透證券首席市場策略師史蒂夫·索斯尼克:特朗普暫停關稅絕對是一個意外,考慮到美國政府一直表示他們不會取消關稅,而且關稅是不可談判的……這是一次非常可以理解的緩解反彈。我們現在不得不懷疑關稅是否會在90天內恢復。這將阻礙企業爲近期的未來制定計劃,並對當前季度提供指引。不確定性減少了,但並沒有完全消失。

9. 三菱日聯:日本央行可能在5月維持利率不變以評估關稅影響

三菱日聯的經濟學家表示,由於圍繞美國貿易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可能持續到7月初,預計日本央行將在4月30日至5月1日的下次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他們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日本央行需要評估25%的汽車關稅對4 - 6月進行的中小企業工資談判的負面影響。”經濟學家們認爲,下一次加息最有可能在9月份,7月份也有加息的可能性,這取決於外匯走勢和參議院選舉結果。他們預計,日本央行在將政策利率從目前的0.5%上調至0.75%後,將暫停貨幣緊縮政策。

10. 三井住友:特朗普暫停關稅而導致的日元拋售可能不會持續下去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的分析師Hirofumi Suzuki表示,特朗普暫停對一些國家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引發的最新日元拋售不太可能持續下去。這位首席外匯策略師表示,繼續對某些國家徵收關稅,以及對其他國家徵收10%的關稅,“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對經濟基本面產生明顯影響”。他表示:“金融市場一度加劇的不確定性不太可能輕易消散。”他補充稱,價格大幅波動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11. 紐約牛津經濟公司:“暫停”還是“降低”,特朗普措辭模糊

紐約牛津經濟公司首席分析師約翰·卡納萬:從特朗普總統的措辭方式,我們並不完全清楚是真的暫停(關稅),或者只是將對等關稅降低到10%。但無論如何,很明顯,特朗普在這裏放棄了一些最糟糕的關稅威脅,我認爲這顯然對風險資產來說是一個可以持續的淨積極因素。它沒有做到的一件事是消除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是因爲關稅水平似乎每天都在變化。

中國

1. 中信證券:房地產新週期開啓的信號已經出現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房地產新週期開啓的信號已經出現,但房價止跌還需政策臨門一腳。相信2025年4月—5月是政策前置的關鍵窗口期,主要的可能政策包括進一步降低居民購房資金成本,合理滿足改善置業需求,擴大存量土地收儲和加強對房企的流動性支持。中信證券認爲房價將迎來長週期的底部,看好能建設好房子、在運營好資產、在提供好服務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服務平臺。

2. 中信建投:資配模型提示黃金信號好轉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資配模型提示黃金信號好轉。基於宏觀狀態識別的多資產配置模型,通過增長/通脹因子、流動性、黃金因子構建動態風險預算組合。截至3月底,中長期的投資建議仍較穩定,黃金信號進入“高”狀態,提示黃金信號爲積極,配置權重有所增長。

3. 中信證券:提振內需的政策預期將逐漸增強,再次強調增配消費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2025年或成轉折之年,在出口等外需方面持續博弈承壓的背景下,強化內循環、擴容內需消費市場或成爲必然選擇。中信證券認爲,中國財政政策持續發力提振內需的大方向或更爲明確。同時在市場加劇波動、不確定性提升背景下,消費在過往幾年的回調後,“低預期低估值”+“消費韌性特徵下的企穩趨勢”將提升消費配置的資金偏好。有別於過去大基建時代的投資邏輯,當前消費領域呈現出三條趨勢主線:1)迴歸理性、品質升級與消費平替並行;2)快樂生活、爲精神滿足感和情緒價值付費;3)技術進步和迭代催生的消費新方向,這將提供諸多長期結構性“新消費”機會,建議持續配置。中信證券認爲提振內需的政策預期將逐漸增強,消費配置表現有望迎來高潮,再次強調增配消費。

4. 國泰海通:投資人應戰略看多中國

國泰海通指出,預期變動的主要矛盾,已經從經濟週期的波動,轉變爲貼現率的下行,中國A/H股市整體估值中樞上修。經過三年出清和調整,投資人對經濟形勢的認識已然充分,其對估值收縮的邊際影響減小。人心中對未來預期的主要矛盾,已從經濟週期波動,轉變爲貼現率變動,尤其是無風險利率的下行。股市的無風險利率並不能簡單等同於國債收益率,而是投資人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過去三年內外部過高的機會成本阻礙了投資人的入市意願。2025年中國股市無風險利率下降的通道已經打開,A/H股整體估值將得以提高。投資人應轉變對主要矛盾的認識,戰略看多中國。

5. 國泰海通:關稅政策擾動,免稅行業有望潛在受益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表示,免稅店所銷售的免稅商品包括按規定免徵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的進口商品和實行退(免)增值稅、消費稅進入免稅店銷售的國產商品。在關稅提高的背景下,短期內有稅和免稅價差有望擴大,原產地爲美國的進口商品銷售有望向免稅渠道傾斜。同時,原產地爲美國的進口商品銷售收入佔公司總收入比例爲個位數,即使後續加徵關稅也對公司經營無大影響。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