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4-24)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高盛:下調美國一季度GDP增速預期至0.1%

高盛經濟學家現在預計,第一季度美國經濟的年化增長率爲0.1%,低於此前預測的0.4%。上個月美國新屋銷售增長超過預期,但建築業平減指數的降幅低於高盛的預期,削弱了對經通脹調整後的增長的解讀。美國將於4月30日公佈第一季度GDP初值。

2. 花旗:當前是增持中國地產股的好時機

花旗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增持中國地產股,認爲政策支持以及房企經營管理改善有望推動該行業盈利能力回升。滙豐分析師同樣對中國地產業持更積極的態度,預計頭部開發商的股本回報率將回升,從而推動盈利上調。

3. 傑富瑞:美股輝煌不再,建議增持中國資產

傑富瑞金融集團分析師克里斯托弗・伍德表示,美國股市的輝煌早已成爲過去,投資者應做好準備,迎接美國股市、國債以及美元的進一步下跌。伍德稱,美國股市市值在明晟全球所有國家指數中所佔的比例在去年12月底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但隨著如今美元已開啓長期貶值趨勢,這將降低美國股市市值在全球股市市值中的佔比。伍德表示,投資者在重新平衡投資組合時,應考慮增持中國、印度和歐洲的資產。這位資深策略師對美國市場的看跌觀點,與全球市場瀰漫的悲觀情緒相呼應,人們認爲隨著特朗普混亂地推行關稅政策,美國例外論的時代正在走向終結。

4. 野村:預計瑞士央行再降息兩次,重啓負利率

野村證券在其最新報告中預測,瑞士央行今年還將再進行兩次降息,每次降息25個基點。這與他們之前認爲在3月份降息後不會再進一步降息的觀點相悖。該行預計,瑞士央行會採取行動,試圖抑制瑞郎的強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瑞郎實際有效匯率已經處於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歐洲央行的進一步降息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的持續經濟不確定性,只會進一步推動瑞郎走強,除非瑞士央行至少能採取一些措施加以干預。因此,他們認爲瑞士央行會在6月和9月的會議上果斷採取降息行動。這將重新開啓負利率的嘗試。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瑞士在新冠疫情後對貨幣政策的調整(恢復正常化)就將結束。

5. 摩根大通:若美關稅損害全球經濟,英鎊將走弱

摩根大通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美國關稅損害全球經濟,英鎊可能會走弱。他們說,投資者的一個普遍觀點是,在一個以關稅爲重點的市場上,英國經濟更多地依賴於服務業,對美商品出口較少,英鎊應該從中受益。再加上美國對英國徵收的10%關稅比以對其他經濟體所徵收的低得多。然而,全球關稅政策對英國經濟的溢出效應,以及英國缺乏財政迴旋餘地意味著英鎊反而會遭受損失。分析師預計,英鎊因潛在的英美貿易協議而走強可能是短暫的,因爲這似乎已經反映在價格中。

6. 三菱日聯:市場對美國資產的信心喪失,歐元區債券受益

三菱日聯的研究負責人哈爾潘尼說,投資者對美國資產失去信心,歐元區政府債券有可能從中受益。哈爾潘尼說,德國國債的表現一直優於美國國債,而法國國債與德國國債的收益率差相對穩定。日本財務省2月份的數據證實了這一點。他表示,歐元區四大主權債券發行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債券購買總額達到了201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他說,日本從這些國家購買的債券總額爲1.6040萬億日元,其中購買法國債券的金額爲6180億日元,爲2019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7. 荷蘭國際:自由黨勝選難改加元平靜,若保守黨逆襲或引發漲勢

加拿大將於4月28日舉行聯邦選舉,目前中國正圍繞如何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展開激烈辯論。民意調查和博彩賠率顯示,由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將以絕對多數贏得選舉。荷蘭國際銀行分析師表示,市場很可能已經將這種情況考慮在內,因此這在短期內對加元的影響可能有限。相反,如果保守黨意外獲勝,則可能會引發加元的上漲。該行分析師稱,我們目前對美元兌加元的預測是以自由黨贏得多數席位組成政府作爲基本假設的。預計到第二季度末,美元兌加元匯率將交投於1.39,第三季度將面臨一些上行壓力,然後從第四季度開始出現更爲結構性的下跌趨勢。

8. 西太平洋銀行:預計澳洲聯儲將在5月降息25個基點

西太平洋銀行分析師表示,目前預計澳洲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將在5月20日的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在過去的幾個季度裏,澳洲聯儲的短期前景一直是由數據驅動的。這使得預測貨幣政策委員會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之後會做出什麼決定變得很棘手。在看到最新數據之前無法確定。例如,如果2024年第四季度的修正均值通脹率沒有意外地下跌,該委員會很可能會在2025年2月的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然而,海外的動盪局面已經改變了形勢,並且扭轉了風險狀況。即使第一季度的通脹數據有點令人失望,你也可以確定5月份會降息25個基點。我們仍然預計在5月份的降息之後,今年還會有兩次降息,但在時間安排和降息幅度方面的風險,已經從之前的上行風險轉變爲下行風險了。

中國

1. 中信證券:看好商飛商發的國產替代機會

中信證券研報稱,商飛近期在2025年供應商大會上指出,當前,大飛機事業已全面進入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新階段。此外,C919歐盟認證有望於今年落地;近日東南亞市場就引進中國國產商用飛機方面發出積極信號。中國大飛機產業當前自給部分佔比不到40%,不過中國自主生產的民用發動機已取得巨大突破。依託中國巨大的剛性需求以及海外市場的拓展潛力,預計C919大飛機的中國配套企業將受益於後續國產替代的推進,特別是爲後續型號做好技術儲備。隨著今年以來民航業穩健復甦,國產大飛機產業料將迎來發展契機。

2. 中泰證券:電子皮膚是人形機器人感知能力的關鍵

中泰證券表示,電子皮膚是機器人感知環境和完成任務的基礎,在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有機會從指尖拓展至全手、腳和關節,空間廣闊。目前海外公司佔據主要市場,國產化率有提升趨勢,參與者中巨頭與初創公司兼有,中國公司積極佈局,領先企業已送樣本體廠。目前電子皮膚產品均處於較初級階段,產品送樣節奏領先的企業有機會與本體廠共同開發,產品迭代速度會加快,進而積累優勢。

3. 華泰證券:德國政策調整,關注5G設備商海外復甦機遇

華泰證券研報稱,根據德國基民盟CDU官網,德國新政府聯盟協議(4月10日版本)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準入規則作出調整,“在關鍵基礎設施的敏感領域,未來只能安裝可信組件”,刪除了此前4月9日版本中“可信國家組件”表述,同時未提及中國通信設備商的具體名字,我們認爲這一改變或標誌著德國關鍵基礎設施建設不再排斥中國設備商,中國通信設備龍頭有望持續參與德國5G建設。目前歐洲5G滲透率仍較低,建設空間廣闊,建議關注在海外市場驅動下的中國5G設備產業鏈復甦機遇。(界面)

4. 華泰證券:未來可控核聚變每年的全球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0~900億元

華泰證券發佈研報稱,可控核聚變正從短期主題投資變成長期產業投資,預計未來幾年全球每年有約2~3個核聚變裝置建設投產,行業加速從0到1,產業鏈招標和訂單有望迎來持續催化。可控核聚變反應的約束方式和原料組合衆多,當前氘氚磁約束聚變仍是主流,佔在運和在建約一半。磁約束託卡馬克裝置目前單位造價在100~300元/瓦聚變功率不等,我們按照每年新建2-3個裝置,每個裝置聚變功率50~100MW,對應未來可控核聚變每年的全球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0~900億元不等。

5. 浙商證券:Q1計算機行業機構持倉比例提升,AI板塊增持明顯

浙商證券研報稱,2025Q1計算機行業重倉股配置比例爲3.10%,環比上升0.35Pcts,行業配置比例是向上趨勢;2025Q1行業持倉比例依然是較低水平,低於行業標準配置比例1.44Pcts,與行業標配比例的差距縮小。2025Q1增持較多的個股主要集中在AI Agent、雲服務和一體機等方向,一季度DeepSeek帶動AI板塊行情,私有化部署、推理算力和企業端應用受到市場關注。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