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衝突局勢梳理——從“恐襲”到“水資源武器化” 開戰風險

【印巴衝突局勢梳理——從“恐襲”到“水資源武器化” 開戰風險已上升】
一、導火索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發生一起恐怖襲擊,造成25名印度公民和1名尼泊爾公民死亡。
二、印度指控與制裁
1. 印度認定襲擊由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組織策劃。
2. 4月23日,印度宣佈多項針對巴基斯坦的措施,包括:
①暫停《印度河河水條約》:首次單方面切斷巴基斯坦80%的農業用水,威脅其經濟命脈。
②關閉邊境口岸:切斷兩國陸路交通,驅逐巴方外交官並限制公民入境。
③軍事戒備升級:印度總理莫迪中斷外訪,要求軍隊進入高度警戒狀態。

三、巴方回應
1. 否認與反指控:強調印度指控毫無根據,呼籲成立國際委員會獨立調查,指責印媒“詆譭巴基斯坦形象”。
2. 對等措施:
①經濟與交通:對印關閉領空、暫停雙邊貿易、暫停並取消印度公民簽證。
②軍事準備:部署兵力至克什米爾,加強邊境巡邏,啓動核威懾預案。
③資源威脅:巴鐵道部長警告將切斷印度能源供應(如天然氣管道),稱“斷水即宣戰”。

四、軍事動態與核風險
1. 局部衝突頻發
①海-印度試圖通過航母優勢壓制巴方,巴方依託陸基導彈形成非對稱威懾。
②陸-印軍稱印巴軍隊28日夜至29日連續第五晚在克什米爾地區實控線一帶交火。
③空-印度空軍在西部邊境舉行大規模演習,巴空軍關閉對印領空,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2. 核戰爭風險:巴防長阿西夫29日表示,儘管局勢可能升級爲“入侵”,但雙方均爲擁核國家,核戰爭可能性被排除。
五、國際反應
1. 美國:特朗普稱“克什米爾問題持續一千年了”,“印巴會自行解決”。
2. 以色列:外媒爆料以色列空軍出動了數架C-130軍用運輸機,向印度運送武器彈藥。
3. 伊朗: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伊朗在和巴基斯坦接壤的邊境地區集結了重兵,其中包括精銳的第92裝甲師。
4. 聯合國:祕書長髮言人表示,印巴雙方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六、衝突核心
1. 印度暫停《印度河用水條約》,試圖通過斷水削弱巴基斯坦經濟(影響1200萬公頃農田和2.4億人口)。巴方將此視爲生存威脅,可能觸發全面戰爭。
2. 從歷史上看,印度曾多次利用其在上游地區的控制權限制巴基斯坦的水資源供應,而巴基斯坦則多次威脅要採取強硬手段應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