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4-30)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高盛:大幅下調美國一季度GDP增速至-0.8%

高盛最新研報表示,美國3月份商品貿易逆差擴大幅度超過預期。三月份貨物進出口雙雙增長。貿易逆差擴大的主要原因是消費品進口增加,這可能反映了在關稅上調之前進口的“搶跑”。先行經濟指標報告的細節顯示,與我們之前的GDP追蹤假設相比,進口增長明顯強勁,但出口增長溫和走強,庫存積累速度加快。總體而言,我們將美國第一季度GDP跟蹤預測下調了0.6個百分點至-0.8%(季度環比年化)。美國GDP數據將於30日晚間公佈。

2. 大摩: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疊加美聯儲獨立性受到質疑,或導致外資削減對美投資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多次政策反覆,疊加美聯儲獨立性受到質疑,使得重倉美國資產的外國投資者產生顧慮。這樣的顧慮一旦形成便很難消除,這可能導致外資削減對美投資,並轉向非美資產——尤其是在配置新資金時。同時其對美國資產敞口的貨幣對沖比率可能上升,這兩者都可能會繼續拖累美元。

3. 潘森宏觀:法國經濟今年獲得動力的希望渺茫

潘森宏觀的Claus Vistesen在報告中寫道,關稅的不確定性將限制法國經濟的任何重大反彈。法國截至3月的三個月裏經濟增長了0.1%,扭轉了去年年底的收縮,但幾乎沒有顯示出強勁勢頭的跡象。根據潘森宏觀的估計,由於中國需求疲軟,加上美國貿易關稅造成了破壞性的不確定性,法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保持這種蹣跚的增長速度,然後在今年剩餘時間裏陷入停滯。然而,關稅政策的變化可能會改變這種前景。

4. 荷蘭國際:歐元失去了作爲美元替代品的地位

荷蘭國際集團分析師弗朗西斯科·佩索萊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此前投資者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感到擔憂,紛紛放棄美元,但現在歐元作爲首選(替代)貨幣的勢頭有所減弱。多數G10貨幣本週的表現都強於歐元。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規模停電可能進一步打擊歐元,儘管還有其他因素。期權市場顯示,歐元是最嚴重的超買貨幣,如果週三公佈的第一季歐元區經濟成長數據弱於預期,投機客可能解除對歐元走強的押注。佩索萊說,最近對美國經濟可能疲軟的關注和對德國財政刺激的樂觀情緒可能分散了市場對歐元區經濟疲軟的擔憂。

5. 荷蘭國際:受汽車關稅減免消息影響,美元收復部分失地

荷蘭國際銀行分析師弗朗西斯科·佩索萊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計劃減輕其汽車關稅的影響,美元扭轉了近期的部分跌幅。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預計特朗普將放鬆對外國汽車零部件的徵稅,並防止對外國製造的汽車徵收的關稅疊加在他徵收的其他關稅之上。佩索萊表示,美元應該會繼續受到關稅進展的“影響”,數據顯示,已經對美國經濟造成損害的證據正在顯現。總的來說,本週美元的風險傾向於下行。

6. 凱投宏觀:關稅對歐元區經濟的影響將加劇

凱投宏觀分析師Franziska Palmas表示,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的下跌表明,美國關稅在4月份對經濟活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擊,而此前因搶在關稅實施前採購而帶來的短期提振可能正在消退。歐元區4月經濟景氣指數95.2降至93.6,弱於預期。工業和服務業指數雙雙下滑,消費者信心大幅下降。還有更多跡象表明,隨著招聘意願進一步下降,就業市場正在放緩,這與就業停滯一致。由於關稅拖累將加劇,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歐元區GDP將幾乎不會增長。

7. 德商銀行:歐洲央行應加快行動,以應對日益增長的供應衝擊

德國商業銀行的Joerg Kraemer表示,歐洲央行應該更快地採取行動,以應對未來的供應衝擊和通脹飆升。突然減少商品供應並推動價格上漲的衝擊變得更有可能發生。歐洲央行應該避免幻想衝擊只是暫時的並一味等待。這種策略在新冠疫情後物價飆升的情況下並未奏效。相反,歐洲央行應避免將決策過分依賴於中期預測,因爲這些預測已被證明不夠可靠。只有歐洲央行不再將這些衝擊視爲暫時的,並果斷地採取行動,最近的通脹事件纔會成爲一個例外。

中國

1. 天風證券:航發子板塊有望企穩修復

天風證券指出,2025Q1主動型基金前十大軍工股持有流入總市值絕對值的前十中,軍工電子板塊標的佔80%。過去三年軍工電子板塊較其他軍工子板塊超跌較多,在長尾效應下週期反彈銳度或將凸顯,板塊景氣度修復時或成爲先選,軍工電子持倉佔比有望持續提升。2025Q1航空發動機產業相關標的在主動型基金前十大軍工股持有流出總市值佔公司總市值前十中佔比30%,我們認爲,航發產業或受制於2025年週期相對底部的影響,伴隨國產商發持續加速,新型號裝備型號持續成熟,航發子板塊有望企穩修復。

2. 中信證券:離境退稅細則落地,推廣提速提振內需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消費政策全面升級創新,近期細分領域政策相繼出臺,政策體系逐步完善。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離境退稅管理辦法修訂細則,三方面推動前期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推廣政策落地:①備案流程簡化、時間縮短、資質放款,退稅商店擴容覆蓋更廣闊中小商家;②提額度+降起退點拓寬價格帶場景,優質國貨商品有望受益;③進一步提升退稅便利度。根據我們測算,樂觀假設下離境退稅市場潛在空間近千億級別,有望進一步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建議密切關注政策效果顯現,潛在受益板塊包括:傳統零售板塊中經營能力強、調改轉型領先企業、消費基礎設施和相關運營商、出行服務提供商、景區目的地。

3. 中信證券:監管加強行業規範,智駕頭部公司有望受益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我們認爲,產業鏈公司料將重點提升產品成熟度與安全性:1)資源投入方面,預計主機廠將進一步收斂軟硬件架構,以保證產品成熟度,並加速數據收集;2)技術演進方面,能夠提升系統魯棒性的激光雷達有望加速滲透,功能邊界明確、安全責任劃分清晰的L3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也有望獲得更多資源投入。重點推薦智駕行業的頭部公司。

4. 中信證券:全景/運動相機開創影像新需求,關注品牌龍頭及供應鏈

中信證券研報認爲,智能影像設備聚焦“便攜+智能”屬性,2023年全景/運動相機全球空間近400億,2023年—2027年有望以10%—15%的複合增速持續擴容。格局角度看,近年來本土廠商立足突出的產品力、持續迭代的產品矩陣已躋身全球市場前三。供應鏈角度,光學+DSP/SOC爲智能影像設備核心元件,成本佔比超5成,同時AI等軟件算法重要性持續提升。看好本土智能影像設備產業發展,建議關注全景運動相機龍頭,以及光學鏡頭&模組供應商。

5. 銀河證券:看好創新藥產業鏈在今年持續良好表現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表示,醫藥板塊經歷較長時間調整,整體估值處於較低水平,且公募持倉低配,2025年在支持引導商保發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邊際改善,創新藥械有望獲益。銀河證券認爲醫藥行情將迎來持續性修復,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從短期和中長期確定性增長角度來選擇標的,看好創新藥產業鏈在今年持續良好表現。建議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導入促進設備智能化、診斷服務、體檢服務等領域新場景應用的快速推進,進而對於板塊帶來的持續性估值提升機會。

6. 華泰證券:看好鋰電產業鏈供需邊際持續改善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鑫欏鋰電發佈鋰電產業鏈5月預排產,總體排產環比稍降,華泰證券認爲主要系中國強制配儲政策取消對大儲需求短期影響,以及美國加徵關稅衝擊對美出口的儲能電池。長期而言,中國新車型新技術不斷推出,歐洲及亞非拉儲能市場前景向好,華泰證券看好鋰電產業鏈供需邊際持續改善,建議關注格局較好的電池、結構件、負極龍頭,以及受益於高壓密升級的鐵鋰正極龍頭。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