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有的是手段?大摩警告:關稅或回升至“解放日”水平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Wealth Management)紐約分部美國政策主管莫妮卡·格拉(Monica Guerra)表示,特朗普可援引美國貿易法條款,理論上可針對一些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爲展開調查,並基於國家安全擔憂對任何國家或產品加徵關稅。她稱這些都是切實可行的選項,並表示實際關稅稅率可能從目前的16%回升至高達20%——即特朗普4月2日所謂“解放日”時的水平

格拉說,簡言之,“無論發生什麼,儘管總統行動的合法性存疑,關稅稅率可能繼續上升並維持在高位”。

當前,至少有一項針對特朗普關稅的訴訟正在法院推進,旨在阻止總統以“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和“通過對等措施實現公平競爭”爲由加徵關稅。然而,這一訴訟不太可能阻止特朗普政府——其已設定8月1日爲“硬性”截止日,要求各國在此前達成貿易協議,否則將面臨對等關稅。

與此同時,股市投資者似乎冷眼以對這些問題,市場迅速反彈。截至上週五,標普500指數(SPX)自特朗普4月2日宣佈對廣泛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以來已上漲1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IXIC)漲幅達18.7%。儘管《金融時報》報道白宮正考慮對歐盟加徵15%-20%關稅,這兩大指數上週五仍收於或接近紀錄高位。

“市場在努力看淡這些問題,表現得相當不錯,”格拉在電話採訪時表示,“市場有兩種選擇:停滯並陷入恐慌,或繼續前行。市場的正確之處在於明白不能一直屏息等待事情發生,這就是爲什麼它試圖理性看待這件事。但我認爲,儘管市場因別無選擇而表現理性,關稅的全部影響可能尚未被定價。”

她認爲,關稅的影響可能比許多人意識到的更具“特殊性”——即針對特定國家和產品,因此可能導致經濟和金融市場出現分化結果。

對市場參與者而言,這種分化在美元等貨幣上體現得最爲明顯:截至發稿,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匯率的ICE美元指數今年已下跌逾9.7%,因美國資產吸引力下降。但美元走弱對美國企業是把雙刃劍:一方面,這往往推高進口價格,若企業收入主要來自美國本土,應對成本上升的難度會加大;另一方面,國際業務佔比高的企業可從美元走弱中受益,因這會增加海外收入潛力。

“當我們談論行業或經濟分化時,若美元走弱,市場贏家可能是海外收入佔比高的企業,”格拉說,“本土收入佔比高的企業可能面臨更大阻力,但這未必意味著它們不會勝出。例如,2026年可能有財政刺激支持公用事業板塊。”

同時,她表示,“毫無疑問”,關稅越高,對美國GDP的拖累越大。“關鍵問題是,這對消費者的影響路徑最終會是什麼樣。這一點尚未被充分考量,可能會有各種結果。我確實認爲,經濟增長將承壓,消費者成本也會增加。”

格拉補充道,其公司建議客戶進行多元化配置,採用通脹對沖策略,如投資另類資產或實物資產。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