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7-23)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花旗:如果增長保持韌勁、物價出現改善,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會進一步增加

花旗發佈2025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餘向榮認爲,在繼續鞏固實際增長勢能的同時,下半年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著力名義增長修復。如果增長保持韌勁、物價出現改善,那麼中國資產的吸引力會進一步增加。出口方面,餘向榮表示,預計下半年出口隨著基數抬高會有所放緩,但是不會崩塌。全年出口能實現中個位數正增長,與年初悲觀的市場預測形成鮮明對比。餘向榮表示,近期內需增長動能邊際走弱,內外需分化有所加劇。他認爲,大規模刺激並非政策選項,但增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政策執行亦會提速。在供應端,則可重點關注中央財經委關於“反內卷”部署在行業層面的實質性動作。

2. 德銀:關稅成本由美國人自己承擔,美元面臨下行壓力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George Saravelos寫道,由於美國人承受了關稅成本的衝擊,美元面臨下行壓力。Saravelos指出,如果由外國承擔關稅成本,其銷售價格應當下降,但除個別情況外並未出現這一趨勢。不過他還稱,由於美國通脹仍受控,主要承擔關稅成本的並非消費者,而是進口商。Saravelos表示:“既然關稅成本主要由美國承擔,這就成爲美元的又一利空因素。”

3. 荷蘭國際:英國財政隱憂拖累英鎊走低

荷蘭國際集團外匯策略師Francesco Pesole在報告中指出,英鎊兌歐元近期貶值可能反映出市場對英國財政狀況的擔憂,以及歐元作爲儲備貨幣的吸引力增強。週二數據顯示英國6月政府借款增至207億英鎊,大幅超出市場預期,這一財政惡化態勢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憂慮。Pesole表示,雖然今日的數據未對英鎊造成顯著衝擊,但確實提高了英國政府今秋出臺增稅措施的可能性,這將限制英鎊的上漲空間。

4. 潘森宏觀:英國公共財政數據惡化,秋季預算或現增稅措施

潘森宏觀經濟研究所首席英國經濟學家Rob Wood指出,6月英國公共部門淨借款數據遜於預期,增加了秋季預算中出臺增稅措施的可能性。數據顯示,6月公共部門淨借款達207億英鎊,較2024年同期的141億英鎊顯著增長,也遠超《華爾街日報》調查經濟學家預期的188億英鎊。Wood稱,財政大臣裏夫斯或需在秋季預算中通過增稅或削減支出籌集逾200億英鎊資金,方能維持其有限的財政緩衝空間。

5. 凱投宏觀:特朗普的關稅難以爲美國製造業帶來重大復興

凱投宏觀的分析師Thomas Rya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儘管特朗普政府的貿易關稅旨在提振中國製造業,但製造業不太可能大幅迴歸美國經濟。Ryan說,關稅可能在某些領域支持有限的迴流生產,例如醫藥和汽車行業,因爲這些領域的大部分進口來自加拿大或歐洲等發達經濟體,其勞動力成本並不比美國低很多。但在紡織和機械等行業,美國企業面臨的是發展中國家低薪工人的競爭。他還說,美國在許多行業也面臨熟練勞動力短缺的問題。Ryan表示,任何工廠就業崗位的增加都代表著政府的政治勝利,但製造業看起來仍將是整個美國經濟中很小的一部分。

6. 盛寶銀行:美日貿易協議5500億美元投資是政治秀,特朗普將著眼別處

新加坡盛寶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查魯•查納納:對談判有所突破的預期很低,所以特朗普的聲明帶來了一個溫和的上行驚喜——爲日本股市提供了短期的解脫。關稅從之前的25%降至15%,這是有意義的,應該會提振出口驅動行業的情緒,即使細則,尤其是汽車方面的細則仍然至關重要。市場將在很大程度上把550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新聞視爲政治舞臺,而不是可交易的催化劑。從戰略上講,該協議使日本可以避免關稅立即升級,而特朗普的注意力則轉移到了其他地方。

7. 道明證券:特朗普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可能進一步動搖日本脆弱的政治局勢

道明證券亞太區高級利率策略師Prashant Newnaha表示,市場將美日達成貿易協議視爲意外利好,原因有二:其一,自民黨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後,外界原本預期貿易談判將推遲;其二,15%的關稅水平低於特朗普4月及本月早些時候威脅徵收的24%-25%。但該協議的一個潛在隱患在於特朗普要求日本向美國農產品開放市場。這一要求可能在落實過程中面臨重大政治阻力,並進一步動搖日本本已脆弱的政治局勢。

8. 華僑銀行:儘管面臨政治壓力,美聯儲本月料將按兵不動

華僑銀行經濟學家Vasu Menon指出,儘管特朗普政府持續施壓,美聯儲本月仍不太可能啓動降息。但其強調,未來數月美國通脹及經濟表現將成爲關鍵決策依據。“期貨市場定價顯示,交易員雖不預期本月會降息,但預計2024年底前將有一至兩次降息,2025年將進一步寬鬆,”Menon表示。根據其預測,未來12個月內美聯儲可能累計降息四次。

中國

1. 中信建投:可控核聚變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預計將對產業鏈產生積極影響

中信建投研報表示,上交所舉辦可控核聚變產業沙龍,中國首臺商業直線型聚變裝置成功點亮等離子體,中國可控核聚變產業多條技術路線齊頭並進,隨著技術的持續突破、項目融資的持續開展、政策層面重視程度的持續提升,中國可控核聚變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目前相關項目的招標採購正在加速開展,預計將對產業鏈產生積極影響。對於託卡馬克技術路線,建議關注超導帶材/磁體、堆內構件、結構件、電源系統、輔助加熱系統等環節相關上市公司,對於Z-FFR及FRC技術路線,建議關注電源系統環節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相關上市公司。

2. 中信建投:測算“十五五”期間年均煤電裝機容量需求60-80GW

中信建投研報表示,新能源大發展需要能支撐起其有效裝機的容量資源,主要以火電、水電、核電和儲能爲主,當前形勢下安全冗餘容量一再降低,推進可控電源建設已經迫在眉睫,據測算,“十五五”期間年均煤電裝機容量需求60-80GW,與當前市場預期30-40GW裝機預期有較大差異。可控有效容量的建設相關設備公司帶來業績彈性。

3. 中信證券:長期繼續推薦動力煤紅利龍頭

中信證券表示,在煤價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供給側政策預期再度催化板塊情緒。預計在供給、需求預期共振的背景下,板塊或迎來新一輪機會。若後續供給端政策、穩增長政策進一步疊加,板塊上漲的幅度和持續性都有望超預期。短期推薦低估值、業績彈性較高的中等市值公司,長期繼續推薦動力煤紅利龍頭。

4. 中信證券:預計2026年西藏區內水泥需求量將增加25-30%

中信證券表示,西藏水泥由於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位置具備極強的區域性,在西藏基建持續開發及水電工程大力推進的背景下,區內水泥需求逆勢增長。我們測算在水電工程的帶動下,2026年西藏區內水泥需求量將增加25-30%。憑藉西藏獨特的區域優勢及高集中度的市場格局,在西藏佈局的水泥公司有望受益。

5. 中信證券:短期波動期過後,預計銀行板塊三季度仍將延續上行格局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2025年二季度,受益於市場避險情緒上升、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指導等資金面利好,銀行板塊持續保持較高景氣度。雖然部分銀行一季報業績不及預期帶來小幅擾動,但季度維度看,銀行板塊相對收益明顯,板塊高景氣表現下,銀行股佔主動型基金重倉股比例較上季度末明顯提升0.87ppt,達到2021年Q1之後的新高。板塊投資上,短期市場資金面博弈情緒加強,且板塊間調倉行爲加劇,銀行股波動有所加大。拉長時間看,由於淨資產重估邏輯尚未充分演繹,短期波動期過後,預計銀行板塊三季度仍將延續上行格局。

6. 華泰證券:反內卷搭臺,金屬機遇不斷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中國反內卷不斷加碼,疊加近期海外財政貨幣雙寬鬆的氛圍等,金屬板塊整體表現較佳:多晶硅價格成功持續修復,給予市場較大的信心,目前已外溢至碳酸鋰和氧化鋁。鋰、鈷、稀土從成本角度均已尋到價格底部,近期還有獨立因素推波助瀾觸發價格上漲:鋰基於礦權審覈趨嚴、鈷基於剛果金出口禁令、稀土是戰略性提升與短缺預期共振。基本金屬上漲行情中,鋁的關注點是紅利、銅的關注點是成長性;此外建議關注加工板塊。鋼鐵交易邏輯或從爐料讓利爲主轉向供給收縮與爐料下跌共同改善行業景氣度。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