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股熱潮引發華爾街分歧:是泡沫還是買入機會?

上週迷因股熱潮重現,讓專業投資者陷入兩難:是跟風散戶的狂熱追漲,還是將其視爲市場即將回調的最新預警信號?

成爲熱潮中心的Opendoor Technologies和科爾士百貨(Kohl’s Corp.)等投機性股票雖在週中回吐部分漲幅,但多數仍處於數月來高位。更廣泛的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表現更優,在4月初因特朗普關稅聲明引發拋售潮後反彈至歷史新高。

迷因股熱潮引發華爾街分歧:是泡沫還是買入機會?圖片1迷因股上週大漲

有跡象表明,投資者正放棄剋制,押注股市進一步上漲。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數據顯示,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融資融券債務(投資者借錢買股票的金額)已超過科技泡沫時期的高點,創下新紀錄。

但市場疲勞跡象漸顯。最新一輪迷因股反彈似乎僅持續了幾天就失去動力,而投機狂熱的最顯著象徵之一——比特幣近期也從歷史高位回落。華爾街部分交易部門已開始建議客戶增持折價的避險工具。當前行情推高了估值——標普500指數的預期市盈率接近23倍,遠高於十年均值(約18倍),表明股票已被顯著高估。

迷因股熱潮引發華爾街分歧:是泡沫還是買入機會?圖片2標普500指數估值高企

“我看到了這種情況,(市場)開始有點收斂,”財富聯盟(Wealth Alliance)總裁兼董事總經理埃裏克·迪頓(Eric Diton)表示,“長期我看漲,但短期持謹慎態度。由於過度投機,我認爲市場早該迎來一波回調了。”

爲應對波動,一些市場觀察人士開始對比2021年1月那場最著名的迷因股事件——當時遊戲驛站(GameStop)和AMC娛樂(AMC Entertainment)吸引了全球目光。

2021年的買盤由手持刺激支票、居家隔離的散戶推動,他們在社交媒體上交換交易技巧。此前2020年股市表現強勁,但那場狂潮只是2021年更大漲勢的開端——當年標普500指數再漲27%。不過,2022年市場最終迎來清算,標普500指數暴跌19%,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糟年度表現。

在牛市狂熱和風險偏好驅動下,漲勢往往會持續到戛然而止,因此預測轉折點向來極難,”埃爾姆財富(Elm Wealth)首席投資官、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聯合創始人維克多·哈格尼(Victor Haghani)表示,“我們知道市場正處於泡沫中,但這無法說明泡沫是即將破裂還是遠未結束。問題在於‘何時’迴歸理性,而非‘是否’迴歸。”

上週的行情與2021年的狂熱有諸多相似之處:散戶追捧被對沖基金大量做空的陷入困境的小型公司。推動遊戲驛站上漲的部分因素(如零傭金交易和短期期權)如今更普及,影響也更顯著。

這一點體現在上週的交易量上。在最繁忙的一天,Opendoor成交量達18億股,佔美國股市總成交量的近10%。彭博社數據顯示,2021年巔峯時期,遊戲驛站的成交量爲8億股(雖規模較小,但兩者均基於類似的小基數爆發)。

不過,此次狂熱來去更快,且宏觀經濟背景截然不同。當前利率遠高於2021年,這讓投資者預期美聯儲今年晚些時候將下調基準利率——此舉可能爲漲勢再添動力。

“當前情況下,儘管估值已偏高,美聯儲仍可能持續降息,這意味著估值甚至可能更高,”美世顧問公司(Mercer Advisors)首席投資官唐·卡爾卡尼(Don Calcagni)表示,“若美聯儲降息,將爲整體股市提供強勁支撐。”

儘管市場正應對特朗普政府實施的更高關稅,但多數國家的貿易協議結果好於4月的擔憂。此外,通脹可控,盈利增長穩健。

“迷因股熱潮確實令人不安,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我認爲風險在於人們過度聚焦於此,”Mapsignals首席投資策略師亞歷克·楊(Alec Young)表示,“市場漲跌不取決於絕對好壞,而取決於相對優劣——就貿易新聞而言,每項協議都好於4月初的預期。”

當然,若美聯儲今年不降息,或關稅、通脹導致其他市場支撐因素減弱,股市可能回調。

“屆時市場將不得不重新評估,”卡爾卡尼說。

不過,幾個百分點的短期回調可能是健康市場的信號,甚至能爲投資者提供低價買入機會。

“在當前背景下,任何短期回調都極具買入價值,”貝爾德(Baird)投資策略師羅斯·梅菲爾德(Ross Mayfield)表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