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大刀將落,這些驚天漏洞卻還沒填上!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接連宣佈的貿易協議正面臨“數字驚人但細節模糊”的質疑——關鍵條款仍在談判中,合作伙伴對協議內容釋放矛盾信號,而誇大的數字在仔細審視後大幅縮水。

過去一週,特朗普高調宣揚與日本和歐盟達成“歷史性”協議,加上此前與幾個較小經濟體簽訂的協定,以及正在磋商中的中美關稅休戰延期,白宮宣稱這些驗證了特朗普談判策略的成功。特朗普本人週二從蘇格蘭返回華盛頓時表示:“我認爲貿易協議進展非常順利——希望這對所有人都是好事,但對美國來說非常非常好。”

然而,儘管美國關稅壁壘的規模日漸清晰,其他細節卻仍極度模糊——尤其是協議方承諾的投資金額,僅日歐兩項協議紙面數字就超過1萬億美元。

對特朗普而言,這些資本承諾是其保護主義議程正在兌現“重振美國製造業、創造就業”承諾的證據。但如果實際投資遠低於宣稱數字,關稅最終可能只是增加政府收入(同時提高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成本),卻無法實現那些更高目標。

特朗普關稅大刀將落,這些驚天漏洞卻還沒填上!圖片18月1日前,美國關稅已經是幾十年來最高的

“簽約紅利”虛實

美日協議中包含一個被美國稱爲“外國投資承諾”的5500億美元基金,特朗普稱之爲“某種簽約紅利”。但日本官員表示其中僅1%-2%(至多110億美元)是實際投資,其餘基本由貸款構成。他們同時指出,特朗普團隊強調的“美方獲得90%收益分成”僅適用於該小部分投資。至少,兩國對協議表述的差異爲未來埋下了隱患。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明確表示:“這不是說5500億美元現金將匯往美國。”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上週在福克斯新聞的表述卻是:“這實際上是日本政府給特朗普的5500億美元。”盧特尼克警告若日本違約將面臨加稅。對於歐盟協議,他週二承認“還有許多討價還價要做”。

歐盟承諾的6000億美元新投資同樣存疑。歐洲官員表示這只是企業承諾的彙總,歐盟無法設定約束性目標。雙方均未說明具體內容。盧特尼克週一在福克斯新聞稱:“基本上他們將建造工廠。所有汽車公司都承諾建廠,製藥公司也公開表示要建這些工廠。”

歐盟還承諾未來三年從美國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能源——是目前水平的三倍。分析師指出該目標可能超出美歐雙方的進出口能力。

前拜登政府國家經濟委員會成員亞歷克斯·雅克(Alex Jacquez)指出,除關稅稅率外,近期協議多是由“附著鉅額數字的模糊承諾構成,缺乏後續執行機制”,“似乎沒人相信這些書面支票能真正兌現”。

多種變數

相較之下,關稅數字較爲明確,但仍存在變數。特朗普將對多數日歐進口商品關稅從10%提至15%。這兩個夥伴可在汽車等特定行業獲得部分豁免,但鋼鐵鋁製品等仍需繼續談判。白宮官員表示修訂後的汽車關稅尚未最終確定,但預計8月1日生效。

特朗普表示還將推出更多行業關稅,而近期協議可能因搶先公佈未最終確定的稅率造成混亂。例如他對歐盟半導體和醫藥製品承諾的15%關稅,這兩個領域稅率其實尚未敲定。美國高級官員透露,特朗普同意給予日本這兩個品類的最低稅率,但該承諾未出現在公開事實清單中。白宮官員解釋稱,只有當特朗普根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威脅徵收的更高關稅生效後,15%的較低稅率纔會實施。

已公佈的協議同樣引發疑問。如本月早些時候與越南達成的協議,20%的關稅高於越方聲稱同意的水平,令河內官員感到意外。

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兩個美國最大貿易伙伴的命運也懸於一線。特朗普淡化與加拿大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但加拿大總理卡尼不以爲然。兩國雖面臨本週關稅上調,但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商品將維持現有豁免。

批評者指出政府這種逐個敲定關稅協議的做法可能最終形成缺乏一致性的拼湊體系。例如美國汽車公司就反對美日協議,指出不含美國零部件的進口車將比含美部件的北美產車型享受更低稅率。

儘管存在諸多未決問題,政府仍將8月1日視爲數月威脅後確定稅率的里程碑。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週二表示,還有幾項協議已接近達成,關稅稅率將在8月1日前通過協商或強制方式確定。但他補充道:“之後人們仍可繼續談判,總統始終願意協商。”這預示著特朗普的“滾動式交易”遠未到終局。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