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DP數據恐“失真”:警惕貿易扭曲導致虛假繁榮

美國經濟第二季度增速可能反彈,但進口波動扭曲數據真相,消費者支出僅溫和增長,企業設備投資停滯,這些跡象顯示經濟健康度被嚴重高估。

美國商務部將於週三發佈的GDP初值報告將再現一季度(1-3月)的貿易數據失真現象——當時GDP出現三年來首次萎縮。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包括全面加徵關稅與暫緩提高稅率)導致經濟脈搏難以準確捕捉。

桑坦德美國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斯坦利(Stephen Stanley)直言:“連續兩個季度的GDP總體數據都無法反映真實經濟圖景,特朗普政府不可預測的關稅策略已產生廣泛漣漪效應,企業界因此陷入集體謹慎。”

路透調查顯示,美國二季度GDP年化增速或達2.4%(一季度爲下降0.5%),經濟總量有望首次突破30萬億美元(未通脹調整)。但週二最新數據促使部分經濟學家將預測上調至3.3%——6月商品貿易逆差收窄至近兩年最低,庫存微增。

貿易在第一季度使GDP減少了創紀錄的4.61個百分點。儘管預計會出現逆轉,但部分增長可能被低庫存所抵消,而低庫存是外國商品流入減少的結果。貿易和庫存是GDP中最不穩定的組成部分。庫存曾在今年第一季度爲GDP貢獻了2.59個百分點。

經濟學家預估上半年經濟增速不足1.5%,下半年料持續疲軟,全年增長率或驟降至1.5%左右,遠低於2024年的2.8%。儘管白宮簽署多項貿易協議,但實際關稅稅率仍居1930年代以來高位,約60%進口商品未納入協議覆蓋。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瑞恩·斯威特(Ryan Sweet)警告:“關稅效應將開始體現在通脹數據中,侵蝕實際可支配收入,消費者支出動能必然減弱。”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在結束議息會議後維持基準利率4.25%-4.50%不變,無視特朗普的降息施壓。斯威特強調:“只要裁員潮不顯著加劇,經濟就能勉強撐過下半年,美聯儲12月纔可能首次降息。”

消費支出(佔經濟總量超三分之二)預計從一季度近乎停滯中微弱復甦,企業設備投資則可能零增長甚至萎縮。政府支出雖有望反彈,但部分領域持續削減將限制增幅。剔除貿易、庫存和政府支出的中國最終銷售增速或較一季度的1.9%放緩。

《大而美法案》雖消除財政政策不確定性,但無黨派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其減稅與支出條款將使36.2萬億美元債務再增3.4萬億美元,未來十年對實際GDP年均提振僅0.5%。

經濟學家擔憂白宮移民管控政策可能通過生產力損失阻礙增長。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Sung Won Sohn指出:“AI或提升生產率,但勞動力增長放緩(部分源於移民政策混亂)將拖累經濟,單靠生產率無法支撐增長。”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