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朗普政府高官:美國經濟暗藏危險信號!

IBM副總裁、曾擔任特朗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的加里·科恩(Gary Cohn),在7月30日接受節目採訪時,對美國經濟的現狀發出了謹慎的警告。他指出,儘管表面上的指標看起來很樂觀,但在這些亮眼的數字背後,一些令人擔憂的跡象正在醞釀。

科恩的評估是在一份令人驚喜的強勁GDP報告之後提出的,該報告顯示經濟增長率爲3%。他承認,如果從一個“宏大而寬泛的角度”來看待經濟,表面數據確實“非常出色”。但在他看來,深入分析,哪怕只是“退後半步”,也會發現重要的危險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別強調了投資下降15%,以及一些令人擔憂的勞動力市場統計數據,其中包括自願離職人數的顯著下降。通常,自願離職人數是衡量工人對就業市場信心的傳統指標。

科恩援引了最新的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報告(JOLTS),該報告顯示,有28萬個工作崗位流失,自願離職人數減少了15萬。

這表明,美國人對於爲了更好的機會而辭職變得越來越謹慎。他表示:“人們只有在相信下一份工作更好、薪水更高時纔會辭職。”他稱這“是對個人經濟觀點的大膽表述”。

科恩說:“目前經濟的快照是,‘我們很好,我們沒問題’。”他指的是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以及接近美聯儲2%目標的溫和通脹數據。

事實上,他認爲美聯儲正在履行其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使命,因爲在他看來,就業市場已接近充分就業。

然而,他警告稱,消費者情緒和某些特定經濟領域的數據較爲疲軟。科恩指出,包括星巴克在內的幾家零售商盈利疲軟,表明“消費者並非心甘情願地花錢”。

這次採訪的一個主要話題是關稅和貿易不確定性的影響。科恩曾於2018年因與特朗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內部分歧而辭職,他認爲關稅應被謹慎且有策略地使用。

他在2024年及之後澄清說,他支持對美國本土也有生產的商品(如電動汽車)徵收關稅,但警告稱,不加區分地徵收關稅可能會加劇通脹,特別是對於美國不生產的商品。

幾個月以來,科恩一直表示,關稅是“高度累退的”,本質上是對所有美國人徵收的一種稅,對窮人的影響更大。

科恩在7月30日節目中表示,最初,美國公司可能會吸收部分與關稅相關的成本,但由於股東和債務義務,這從長遠來看是不可持續的。他指出,最終“公司會把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如果工資不相應增長,就會壓縮家庭預算,並造成“一次性的價格衝擊”,從而侵蝕購買力。

主持人莎拉·艾森(Sara Eisen)對此提出反駁,她認爲企業資產負債表健康,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並且可能不想激怒特朗普政府,因爲衆所周知,特朗普曾指示企業“喫掉”關稅。

儘管科恩多年來一直髮出的關稅警告迄今尚未完全應驗,但並非只有他一人認爲,關稅在某個時點會造成巨大的衝擊。整個經濟學界幾個月來一直在警告關稅會產生滯後影響。

然而,截至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已收取了10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但通脹似乎並未受到多大影響。《財富》(Fortune)雜誌記者伊琳娜·伊萬諾娃(Irina Ivanova)曾報道經濟學家對此的解釋,他們的觀點從“爲時過早”到“消費者不會坐視不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