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印度官員上週六表示,儘管特朗普威脅要實施處罰,該國仍將繼續從俄羅斯購買廉價石油。
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的強硬態度,反映出對一度備受讚譽但如今急劇惡化的印美關係日益增長的不滿。在印度,越來越多的人認爲,其領導人不應讓美國日益反覆無常的政策左右該國14億人口的關鍵能源供應選擇。
特朗普上週表示,在最新一輪關稅中,若印度繼續購俄羅斯原油,除25%的關稅率外,還將對印度施加未明確說明的處罰。上週五,他似乎呼應了近期運抵印度的俄羅斯石油數量下降的報道。
“我聽說印度將不再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他告訴記者,“這是我聽到的消息,不知道是否屬實。這是個好舉措,我們拭目以待。”
然而,兩名印度高級官員上週六表示,政策未發生任何變化。一名官員稱,政府“未向石油公司下達任何限制”從俄羅斯進口的指令。
在前一天的新聞發佈會上,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斯瓦爾(Randhir Jaiswal)未直接回應特朗普的威脅,但暗示對俄政策不會改變。
“我們與各國的雙邊關係基於自身價值,不應從第三國視角看待,”賈斯瓦爾說,“印俄擁有穩定且經受時間考驗的夥伴關係。”
特朗普未說明若印度拒絕停購俄油將面臨何種處罰。一些官員和分析師稱,特朗普聚焦印度對俄油的進口,可能反映出他對俄羅斯在俄烏和解問題上缺乏進展的不滿,也可能是印美試圖完成早期貿易協定談判時的一種策略。
新德里的分析師和官員表示,若此舉旨在向俄羅斯施壓,其效果值得懷疑——因爲另外兩個俄羅斯石油主要進口國並未面臨類似處罰。一名官員稱,此類供應協議涉及長期合同和物流安排,難以在一夜之間中斷,尤其是特朗普本人對其對俄措施也持懷疑態度,且容易改變主意。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印度大幅增加了對俄油的購買。俄羅斯目前佔印度石油進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戰前這一比例不足1%。印度每天從俄羅斯進口約200萬桶原油,是僅次於中國的俄羅斯石油第二大進口國。
俄烏衝突爆發後的最初幾個月,印度曾面臨巨大壓力,要求削減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繫。隨著印度石油進口激增,這種壓力持續存在。
但到衝突的第二年,對於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的石油進口,各方語氣開始轉變。印度似乎已讓其美國和歐洲盟友相信,它以歐盟和七國集團設定的價格上限購買俄羅斯廉價石油,有助於抑制全球油價。
去年初,美國中國財政部高級官員訪問新德里時表示,印度的做法符合一個有效的方案:讓俄羅斯石油繼續流入全球供應,但價格足夠低,以減少俄羅斯的收入。
“他們購買俄羅斯石油,是因爲我們希望有人以價格上限購買俄油,這不算違規,”時任美國駐新德里大使埃裏克·加塞蒂(Eric Garcetti)去年表示,“這實際上是政策設計的一部分——我們不希望油價上漲,而他們做到了這一點。”
追蹤大宗商品和航運數據的Kpler分析師稱,他們注意到7月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有所下降。但他們提醒,這恰逢印度通常減少購油的時期——因爲季風季節和煉油廠計劃維護。分析師稱,這一下降“在國有煉油廠中更爲明顯”,可能反映出對歐盟對俄油新制裁和特朗普處罰威脅的敏感性上升。
對印度政府而言,在與美國作對和放棄俄油之間做出選擇並不容易。
印度近90%的能源需求依賴進口。儘管官員稱已多元化石油進口來源(從約40個國家購買),但其供應常因美國對一些主要出口國的行動而受影響。過去,美國曾成功施壓印度放棄從伊朗和委內瑞拉購油。
前高級官員薩蘭稱,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印度迫於美國壓力,將從伊朗的石油進口降至零。他說,印度希望與美國保持積極關係,即便停止從伊朗購油“在經濟上對我們毫無意義”。
用新來源替代俄羅斯石油也會產生額外成本。例如更近的來源如沙特,因OPEC的“亞洲溢價”政策,沙特石油對亞洲國家的售價更高。
同樣,一名印度高級官員稱,特朗普對委內瑞拉實施制裁時,印度在委石油投資遭受重大損失,而拜登政府後來放鬆制裁——之後又重新實施。
薩蘭稱,這次印度政策制定者的選擇沒那麼容易,他們可能會“觀望”,看特朗普的威脅是否只是短暫的施壓手段。
“考慮到中國經濟對油價的敏感性,你必須確保不僅進口來源多樣化,還要買到最便宜的,”他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國家安全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