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以下觀點來自前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Bill Dudley)
如果美聯儲大幅縮減資產負債表,是否真能顯著降低利率?前美聯儲理事凱文·沃什(接替鮑威爾的熱門人選之一)等人認爲,此舉將減少金融體系流動性,從而收緊金融條件,迫使美聯儲下調短期利率。在沃什的敘事中,家庭和小企業將因低利率受益,金融市場也能避免過熱風險。
這套理論聽起來合理——縮表導致降息,但本質上只是童話。
縮表對金融條件的實際影響可能很小,因此利率下調幅度也將有限。以過去三年爲例:通過量化緊縮,美聯儲已將資產負債表規模從2022年8.97萬億美元的峯值縮減25%至6.64萬億美元,但金融條件依然寬鬆,而短期利率已被美聯儲判定爲“至少具有適度限制性”。
縮表效果有限的根本原因在於,量化寬鬆本身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就不顯著。量化寬鬆創造的準備金只是堆積在美聯儲賬上——當美聯儲購買國債時,賣方將資金存回銀行體系,銀行又將其轉爲央行準備金。最終,美聯儲持有更多國債,銀行則獲得更多存款和準備金,家庭與企業則擁有更多銀行存款而非長期固收資產。
若準備金增加真能推動信貸擴張,那麼縮表確實會有顯著效果,但現代貨幣政策已非如此運作。信貸增長主要由美聯儲設定的準備金利率(銀行無風險利率的基準)驅動,短期利率預期進而影響債券收益率。
信貸價格(而非準備金數量)纔是關鍵,貨幣供應量規模不決定信貸創造,利率水平才能決定。2008年起對準備金付息的機制,早已切斷了資產負債表規模、貨幣供應與經濟活動的直接關聯。
若美聯儲在維持貨幣政策控制力的同時繼續激進縮表,將面臨巨大挑戰。一旦準備金供應低於銀行流動性需求(如2019年9月“錢荒”重現),貨幣市場利率會飆升。當時美聯儲被迫緊急注入準備金以穩定利率,隨後才設立常備回購工具作爲安全閥。
若繼續量化緊縮,美聯儲僅剩兩條路:
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如與一級交易商進行回購)抵消縮表影響,但此舉將導致資產負債表停止收縮,轉而大幅增加對國債的融資規模;
放棄當前“充裕準備金”框架,迴歸2008年《問題資產救助計劃》前的“稀缺準備金”模式——但這需徹底改革貨幣政策操作機制,包括調整準備金付息方式。
除了過渡期陣痛,稀缺準備金制度存在結構性缺陷:
首先,美聯儲需頻繁干預以平衡供需。例如過去要求中國財政部保持美聯儲賬戶餘額穩定,避免波動干擾利率控制;
第二,與“無限量兜底”工具天然衝突。在開放式支持機制下,央行不存在資金耗盡風險,能有效維護市場信心;而限額支持會誘發“搶先申領”行爲。稀缺準備金制度將削弱央行最後貸款人職能——而這正是美聯儲成立的初衷。
由此可見,激進縮表不會帶來經濟繁榮,只會讓貨幣政策癱瘓。相反,美聯儲將喪失在經濟動盪時期強力應對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