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老兵警告:美國勞動力市場遇“致命組合”!通縮衝擊在即?

一位資深的華爾街策略師警告說,美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加上移民限制,這將引發一場“通縮衝擊”。

羅森伯格研究公司(Rosenberg Research)的創始人兼總裁、長期擔任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策略師的戴維·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在一份新報告中警告稱,消費需求的放緩將抵消隨之而來的勞動力市場緊縮的影響

他說:“在這場人口結構辯論中,預測通脹的人假設本地工人將無縫地以更高的工資取代移民,從而推高成本,但現實情況是這些工作崗位並沒有得到填補。建築工地不會支付更高的工資,它會直接關閉。餐館不會提高工資,它會關門。農場不會實現機械化,它會破產。”

他指出,去年美國的人口增長率放緩至三年來的最低點0.6%,而25至55歲的黃金工作年齡段人口增長率甚至更慢,只有0.5%。與此同時,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已經從15%增長到19%,並有望繼續升至30%。

羅森伯格指出:“問題在於,老齡化人口不會消費,他們會儲蓄。”他強調,消費傾向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35歲的人每花一美元,消費傾向爲94美分,而65歲時則降至67美分。

他說:“如果年輕消費者減少,老齡化加速,消費模式就會崩潰。這顯然沒有被今天的投資者所考慮,他們正忙著將遠期市盈率推回到週期高點。”

移民限制以及接近歷史最低的出生率和生育率,將進一步鎖定這種人口結構趨勢。他將此與日本的情況進行類比,日本的移民人口僅佔總人口的2%。

羅森伯格表示:“日本的結果是通脹嗎?完全不是。更多的是長期的通縮、負利率政策和債務陷阱。公共債務如山,這是對未來私營部門收入的巨大債權,一旦達到極端水平,就會引發通縮這正是今天美國和幾十年前日本所面臨的情況。

誠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將有助於緩解勞動力短缺,但羅森伯格指出:“問題在於,儘管技術普及可以節省勞動力,但機器既不賺錢,也不花錢。然而,中國生產總值(GDP)歸根結底只與消費有關。”

他建議做空房地產做多債券,避開所有與人工智能無關的商品,並做多黃金作爲對沖通脹瓶頸和通縮帶來的金融不穩定的對沖工具。

他認爲,一元店和其他折扣零售商將從中受益,具有定價能力的消費必需品公司也是如此。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公司也將從中受益,而信貸緊縮將“嚴重打擊”銀行的收益。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