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美元指數本週缺乏明顯趨勢。週二,因數據顯示美國7月CPI通脹僅溫和上漲,9月降息預期升溫,美指開始持續下挫並跌破98關口。但隨後因7月PPI高於預期,或暗示未來通脹回升,美指一度重回98關口上方。
現貨黃金整體錄得下跌。週一,因特朗普表示不會對進口金條徵收關稅,金價日內重挫近60美元至3340美元附近,隨後行情進入盤整,美元疲軟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仍爲黃金提供了一定支撐。
非美貨幣方面,歐元和英鎊兌美元連續第二週錄得上漲。美元兌日元本週出現小幅下行,市場預期日本央行爲應對通脹或考慮加息,也爲日元提供了支撐。
國際油價方面,因IEA發佈悲觀供應指引,“普特會”前特朗普向普京威脅施壓,油價一度創逾兩個月新低,隨後在週四反彈至當周高點附近。
本週,歐佩克上調明年石油需求預期,並下調非歐佩克+產油國供應增長預估;美國能源信息署下調今明兩年油價預期。而IEA則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預測,預計明年全球石油供應將出現創紀錄的過剩情況。
風險資產方面,週四,比特幣價格突破12.4萬美元/枚,再次創下歷史新高。A股本週表現亮眼,滬指週中一度站上3700整數關口,創2022年以來新高,週五收盤距離該關口僅一步之遙。
高盛預測,美聯儲今年將降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並在2026年再降息兩次,終端利率將降至3%至3.25%之間。
野村證券表示,美聯儲明年3月前或將三連降。貝萊德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啓動降息,甚至存在降息50個基點的合理依據。
美國銀行認爲,美聯儲9月會議必將出現反對意見,還指出即使通脹持續超目標疊加關稅上調,美聯儲9月降息理由仍然不足。
德商銀行稱,特朗普對美國機構的攻擊對美元構成威脅。荷蘭國際分析說,即使通脹超預期,美元亦不可能持續上漲。
台北時間週六凌晨三點,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舉行峯會。這是兩人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接觸,也是普京十年來首次踏上美國領土。峯會計劃包括一對一會晤及擴大會議,結束後雙方將在當地聯合舉行記者會。
此次峯會的核心議題是俄烏衝突的潛在和平協議。會議選址阿拉斯加既可避開飛越敵對領空,又體現繞過歐洲和烏克蘭直接與美國談判的策略。
特朗普稱會議是“試探性”的,旨在探明普京的立場與誠意,並暗示協議可能涉及領土交換,但最終決定應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作出。普京可能要求獲得烏克蘭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同時保留在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的現有控制區。
據外媒分析,普京的目標是獲得國際認可並鞏固佔領區。同時,俄羅斯經濟承壓,能源收入下滑,可能爲其妥協提供壓力。
特朗普方面則希望兌現競選期間“快速結束衝突”的承諾,並塑造“和平締造者”形象。但自今年初重返白宮以來,他在對烏立場上反覆搖擺,既有暫停援助的強硬舉動,也有批評普京的言論,多次設定製裁最後期限卻未兌現。
此次會晤未邀請烏克蘭和歐洲國家參加,澤連斯基表示任何排除烏方的協議均屬無效,並與歐美領導人達成五項共識,包括必須直接參與談判、召開三方會談、實現停火及明確安全保障,以及在俄拒絕停火時加大制裁。
特朗普稱會後將致電澤連斯基通報會談內容,並可能促成包含烏方的第二輪會議。
週二公佈的美國7月CPI數據顯示,通脹壓力相對溫和,推動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的預期大幅上升,概率一度高達95%。
數據顯示,總體CPI環比上漲0.2%,符合預期,同比上漲2.7%,低於預期的2.8%。剔除食品和能源後,核心CPI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達到3.1%,創下自2月以來的新高,主要受住房、醫療保健、航空票價等服務業價格上漲推動,酒店住宿和通訊等少數分項指數則有所下降。
然而,週四公佈的美國7月PPI環比上漲0.9%,遠超預期,同比增速達3.3%,顯示通脹壓力依然存在。服務通脹是主要推動因素,其中貿易服務利潤率上漲與關稅政策有關。經濟數據公佈後,交易員重新減少了對美聯儲將在9月降息的押注。
週五零售銷售數據表現符合預期,交易員仍預計9月降息,2025年再降息一次。
本週,特朗普宣佈,將提名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的經濟學家E.J.安東尼擔任勞工統計局局長。安東尼是傳統基金會聯邦預算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該基金會長期支持特朗普政策,並參與制定其第二個任期的保守派議程。
該提名需經參議院批準,但在共和黨佔多數的情況下預計阻力不大。
安東尼曾多次批評勞工統計局發佈的數據,提出在修正數據收集問題前應暫停發佈月度非農就業報告,僅公佈季度數據,理由是月度報告不可靠且常誇大事實,影響企業決策和美聯儲政策實施。
不過,白宮官員表示,安東尼的言論並不代表官方政策。白宮幕僚和勞工部官員正權衡數據收集的新方案和技術,旨在提高勞工統計局調查的回覆率。
特朗普對就業數據大幅修正表示不滿,認爲這削弱了他關於“經濟在第二任期騰飛”的論斷。白宮新聞祕書卡羅琳·萊維特稱,這位美國總統正在審視就業數據的“方法和手段”。
特朗普表示,他可能會“稍微提前”宣佈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提名,並透露候選人已縮減至三至四人,均爲“優秀、出色”的人選。然而,財長貝森特透露稱,政府考慮的人選可能多達十一人。
知情人士稱,新名單包括貝萊德集團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裏德爾(Rick Rieder)、傑富瑞集團首席市場策略師澤爾沃斯(David Zervos)、前美聯儲理事兼小布什政府官員林賽(Larry Lindsey)、美聯儲理事鮑曼和傑斐遜、達拉斯聯儲主席洛根、白宮經濟學家哈塞特、前美聯儲理事沃什、前布什政府官員薩默林(Marc Sumerlin)以及前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
特朗普本週在社交媒體上再次呼籲降息,並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爲“太遲先生”,指責其政策滯後並造成經濟損害,甚至考慮以美聯儲建築項目管理不當爲由對鮑威爾提起重大訴訟。
在政策立場方面,特朗普提名的美聯儲新理事米蘭和新加入美聯儲主席候選人名單的布拉德均表示關稅不會引發通脹,並支持降息。
布拉德預計,美聯儲將於九月開始降息,未來一年累計降息一個百分點至中性水平;米蘭則拒絕詳細評論,稱提名案即將進入參議院確認程序,他去年曾主張改革美聯儲治理結構。
財長貝森特本週多次公開呼籲九月降息50個基點,稱修正後的數據表明就業增長疲軟,若早知這些數據,美聯儲本可提前降息。他預測利率應下調150至175個基點,並表示將保留黃金儲備,不太可能重新評估持倉,同時將停止出售價值約150億至200億美元的比特幣儲備。
與此同時,美聯儲內部傳出反對大幅、快速降息的聲音。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認爲,如勞動力市場保持穩健,2025年僅降息一次即可;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警告今秋政策會議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並對服務通脹上升表示擔憂;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反對九月降息50個基點,支持小幅降息並在一年內逐步調整政策。
下週,鮑威爾料將爲9月貨幣政策會議定調。他將於台北時間8月22日晚上10點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舉行的年度央行會議上發表講話。
中國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自2025年9月1日起至2026年8月31日實施。政策明確,居民個人在貸款經辦機構獲得的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業務)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可按規定享受財政貼息。
貼息範圍包括單筆5萬元以下的消費,以及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車、養老生育、教育培訓、文化旅遊、家居家裝、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重點領域消費。對於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貼息額度以上限5萬元計算。
年貼息比例爲1個百分點,按符合條件的實際用於消費的貸款本金計算,且最高不超過貸款合同利率的50%。貼息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90%,省級財政承擔10%,貸款合同利率須符合相應利率自律約定。
政策執行期內,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的全部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爲3000元,其中單筆5萬元以下貸款的累計貼息上限爲1000元。
高盛經濟學家梅里克堅持預測,認爲關稅成本將開始衝擊消費者錢包。此前,特朗普在社交平臺Truth Social上批評高盛,暗示其CEO所羅門應“換個經濟學家”或考慮辭職,說他應該去當DJ。梅里克回應稱,儘管面對總統反對,高盛仍對研究結果充滿信心。
該預測基於高盛經濟學家彭艾西發佈的報告。報告指出,雖然出口商和企業迄今吸收了大部分關稅成本,但未來數月這種負擔將轉向消費者。
高盛模型顯示,消費者最終將承擔總成本的約三分之二。若預測成真,到年底時,美聯儲關注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將升至3.2%,而6月該指數爲2.8%,美聯儲的通脹目標爲2%。
梅里克解釋,受關稅保護的美國生產企業有提價獲利的空間,這與其他經濟學家的結論一致。他還表示,特朗普仍可能獲得其要求美聯儲實施的部分降息。關稅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且屬於一次性價格水平效應,不足以顯著影響美聯儲決策,因爲當前其更關注勞動力市場。
據外媒報道,美國政府正與英特爾公司就入股事宜展開談判,計劃支持其在俄亥俄州建設芯片製造中心,儘管該項目曾多次延期。
政府可能持股比例尚未確定,此舉源於總統特朗普與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的會晤。基本構想是由美國政府出資持股,目前談判細節仍在商定中。
受消息刺激,英特爾股價週四盤中一度上漲8.9%,市值升至約1044億美元。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表示,對假設性交易的討論應視爲市場猜測,除非有正式公告。
英特爾拒絕就談判置評,但其發言人稱,公司全力支持特朗普總統加強美國科技與製造領導力的努力,並期待繼續與政府合作。
若協議達成,將在英特爾削減開支和裁員之際爲其提供財務支持,並確保陳立武繼續執掌公司。這也是特朗普對關鍵行業的最新直接干預。
此前,美國政府已要求英偉達和AMD上繳中國芯片銷售收入的15%,並在批準美國鋼鐵公司出售給日本競爭對手的交易中獲取“黃金股”。英特爾案例與國防部上月斥資4億美元入股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 Corp.如出一轍,標誌著私營企業與政府合作模式的重大轉變。
美國中國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美國國債總額首次突破37萬億美元,約爲2024年美國名義中國生產總值的1.27倍。按今年7月美國總人口計算,人均揹債超10.8萬美元。
7月美國政府預算赤字同比擴大近20%,達到2910億美元,創下同期新高。當月聯邦政府總收入爲3380億美元,同比增長2%;支出則激增10%,達到6300億美元,爲歷年7月最高水平。
數據顯示,2025財年上半年聯邦赤字達1.3萬億美元,全年預計達1.9萬億美元,核心矛盾在於強制性支出佔比攀升。社會保障、醫保和國債利息三項支出已佔財政總支出的73%,且隨人口老齡化持續惡化。
此外,特朗普政府今年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將直接導致2025財年美國稅收收入同比減少2200億美元左右,預計未來十年減少財政收入4.5萬億美元,進一步擴大收支缺口。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的妻子金建希於8月12日深夜被逮捕,成爲韓國曆史上首位被捕的前第一夫人。她被羈押在首爾南部拘留所的一間約6平方米的單人牢房內,與普通犯罪嫌疑人一樣完成收押程序。
金建希面臨多項指控,其中包括涉嫌收受瑞熙建設會長李鳳官贈送的價值6000萬韓元的梵克雅寶項鍊。在法庭訊問中,金建希引用了“花無十日紅”這句漢語古詩,引發輿論熱議。
韓國朝野對金建希被捕作出不同反應。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支持法院的決定,認爲金建希是尹錫悅政權壟斷國政的核心人物,涉嫌捲入多起案件。而國民力量黨內部則出現分歧,部分人批評這是政治報復,另一些人則主張與尹錫悅夫婦劃清界限。
隨著金建希被捕,特檢組已將調查範圍擴大至更多案件,包括對總統官邸搬遷事務展開調查,並對國民力量黨中央黨部展開搜查。
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24年第二季度調整投資組合,出售蘋果股票2000萬股,減持後持股降至2.8億股,按當期披露價值574億美元。這是自2024年第三季度以來的首次出售。
此前,巴菲特曾通過減持蘋果鎖定利潤,並將資金投入短期美國國債。儘管如此,蘋果仍是伯克希爾2680億美元股票投資組合中最大的頭寸,約佔總價值的五分之一。
二季度伯克希爾股票銷售總額約爲69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蘋果股票的處置;公司還出售了美國銀行的股票,並清倉無線運營商T-Mobile的頭寸,這些銷售爲伯克希爾帶來42億美元的投資收益。
同期伯克希爾花費39億美元增持雪佛龍、達美樂比薩和星座集團等股票,並披露了第一季度已買入但此前未披露的標的,包括美國住宅建築商Lennar和DR Horton以及鋼鐵製造商Nucor,並在二季度繼續增持了Lennar和Nucor。
本季度伯克希爾還投資美國健康保險公司聯合健康,截至6月底持倉價值16億美元。聯合健康今年在標普500指數中表現靠後,正面臨多項政府調查,包括對其聯邦醫療保險計費項目的刑事調查。
據報道,蘋果正在佈局一系列AI設備,以重返人工智能領域。桌面機器人代號J595,外形類似安裝在機械臂上的iPad,可旋轉定位,配備全新Siri,能融入多人對話,還支持FaceTime通話等功能。
智能音箱代號J490,計劃明年推出,具備家庭控制、音樂播放、記筆記等功能,運行Charismatic系統。家庭安全攝像頭代號J450,具備人員檢測、面部識別、紅外傳感器等功能,可實現家庭自動化,如自動關燈、播放音樂等,目標是與Ring、Nest等品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