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將“腰斬”至接近1%?機構:樓市下跌或重塑物價動態

羅森伯格研究公司(Rosenberg Research)預測,美國房地產市場將成爲推動整體通脹回落的重要因素。

該機構預計,美國房價將大幅下跌,從而可能將通脹拉低至接近1%,遠低於美聯儲2%的目標。而這一切,還是在關稅仍在給美國經濟施壓的情況下。

該公司由頂級經濟學家大衛·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於2020年創立。本週在一份客戶報告中指出,其自主研發的住房市場活動指數顯示出,美國房地產行業出現“大幅下滑”的跡象。該指數基於11項活動指標衡量房地產的活躍程度。

公司高級經濟學家羅伯特·恩布里(Robert Embree)表示,該指數目前顯示,美國住房市場正陷入自2009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期,當時次貸危機曾將經濟推入衰退。在過去六個月中,11項指標中的10項均顯著下滑。恩布里列舉了跌幅最大的五項:

  • 房屋開工量:下降23.9%
  • 新建獨棟住宅銷售:下降23.7%
  • 現有住房銷售:下降16.1%
  • 新租戶季度租金指數:過去兩個季度下降14.2%
  • 潛在買家到訪量:下降7個點(恩布里稱這是指數中最關鍵的數據)

唯一沒有下滑的指標是房價。標普凱斯-席勒20城房價綜合指數在過去半年中上漲了0.8%。

不過,成交活動的減少將對房價形成壓力。爲了吸引買家入市,賣方可能不得不降價。恩布里預計,從六個月走勢來看,凱斯-席勒指數“很快”就會轉爲負值。

這意味著,未來通脹將出現大幅下降,即使部分經濟學家仍擔心關稅可能推高消費者價格。住房相關支出在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中佔比約三分之一。恩布里寫道:

“這輪住房市場下滑將對2026年的通脹產生持續的抑制作用。當前低企的租金將在未來12個月的滯後效應下,壓縮CPI中的居住成本分項。根據關稅衝擊程度不同,預計2026年第二季度的整體CPI同比增幅將在1.2%至1.8%之間。”

7月,美國CPI同比上漲2.7%。如果按羅森伯格研究公司預測的下限計算,這意味著未來一年通脹率將減半以上。

在華爾街,關於通脹放緩甚至通縮的擔憂並不多,更多預測者擔心關稅帶來的上行壓力。但在本月的另一份報告中,羅森伯格還指出,美國可能面臨通縮衝擊,原因在於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收緊以及美國人口老齡化,這些因素可能削弱消費需求。

基礎設施資本顧問公司(Infrastructure Capital Advisors)首席投資官傑伊·哈特菲爾德(Jay Hatfield)在近期一份報告中也表示,通縮趨勢已初現端倪。

他寫道:“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是貨幣供應過度增長和油價。而這兩個先行指標目前同比均下降了兩位數,說明我們正走向通縮,這在基於市場和實時的通脹衡量指標中已經有所體現。”

宏觀經濟研究公司潘西恩(Pantheon Macroeconomics)則預測,房價下跌將抵消大約一半關稅帶來的通脹壓力。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