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恐慌一幕將重演?回購市場暗藏“流動性陷阱”!

根據紐約聯儲的數據,美聯儲的隔夜逆回購工具(ON RRP)使用量在8月14日降至不足500億美元的近期低點,而在2022年和2023年的高峯期,每日使用規模一度高達2萬億美元。

美國貨幣市場基金此前經常使用美聯儲的隔夜逆回購工具,如今則轉而大量買入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大規模減稅與支出計劃而激增的短期國債。

美國銀行的全球利率策略師預計,該工具的日均使用量將在8月底前降至零,但9月可能會略有回升,“尤其在季度末,因爲監管報表和市場管道摩擦仍然存在”,由凱蒂·克雷格(Katie Craig)帶領的團隊寫道。

這引發了市場對2019年9月危機重演的擔憂。當時回購利率一度從不足2%飆升至接近10%,驚動了投資者,迫使美聯儲迅速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平息動盪。

在2019年之後,美聯儲設立了常設回購機制,爲作爲一級交易商的銀行提供流動性,與隔夜逆回購工具類似,也有助於監管機構掌握市場流動性狀況。這些工具的目標之一,就是維持短期融資利率的穩定。

道明證券利率策略師指出,“回購市場的日常壓力依然極低”,但他們也預計“在月末和季末融資需求會更加波動”。

美聯儲過去爲穩定市場大幅擴張資產負債表,但近年來謹慎縮表,力求避免過度收縮引發新的動盪。

因此,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仍遠未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2020年疫情前接近4萬億美元,而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開始加碼購債時大約爲2萬億美元。如今,美聯儲在判斷應維持多大規模的市場支持時仍然面臨挑戰。

根據美聯儲7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儘管資產負債表正從疫情高峯的近9萬億美元縮減至約6.6萬億美元,但銀行準備金依舊“充裕”。

爲了應對潛在的融資壓力,達拉斯聯儲主席洛瑞·洛根(Lorie Logan)在週一的講話中表示,銀行若在下個月遭遇資金緊張,預計將會轉向美聯儲常設回購機制尋求流動性。她還暗示,美聯儲可能會進一步縮減其在市場中的龐大存在感。

“最近幾個月,美國回購利率平均比準備金利率低約8個基點,”洛根表示,“這告訴我,我們還有更多空間減少準備金。”

美聯儲在提高或降低短期利率方面的作用往往最受關注。但是,特朗普愈發認爲,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應扮演更大角色,儘管長期以來,美聯儲的獨立性正是吸引全球投資者青睞美國資產的重要原因。特朗普本週表示,他已解僱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但此舉可能並不合法。

除了美聯儲是否會在九月份降息的爭論之外,其資產負債表的任何調整都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美聯儲指標顯示市場超額流動性幾乎耗盡的情況下。

“管理政策有顯而易見的工具,也有不那麼顯而易見的工具,”LPL金融首席經濟學家傑弗裏·羅奇(Jeffrey Roach)表示。他指出,市場往往關注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但其資產負債表對市場的影響卻常常被華爾街之外的人忽視。

羅奇認爲,美聯儲將在今年年底前繼續縮表,除非市場遭遇重大沖擊。

“我們一直處在一個低波動時期,實際上沒有任何讓人緊張的理由,”羅奇週二談到今年夏季平靜的市場時說,“還沒有出現足夠大的衝擊來引起人們的注意。”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