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啓動對伊制裁30天倒計時,伊朗誓言不會屈服於壓力

英國、法國和德國(簡稱“E3”)週四啓動一項爲期30天的聯合國程序,以重啓對伊朗的制裁。此舉可能加劇緊張局勢——兩個月前,以色列和美國剛剛對伊朗實施了轟炸。

一名伊朗高級官員迅速指責這三個歐洲國家破壞外交進程,並誓言德黑蘭不會因E3啓動所謂“快速恢復制裁”而屈服於壓力。

E3此前擔憂,若不採取行動,他們將在10月中旬失去恢復制裁的權力——這些制裁是2015年伊朗與世界大國簽署核協議後被取消的。

法國外長讓-諾埃爾·巴羅(Jean-Noel Barrot)表示,這一決定不意味著外交終結;德國外長約翰·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則敦促伊朗,在未來一個月內全面配合聯合國核監督機構,並承諾與美國展開直接對話。

一名伊朗高級官員向路透社表示,E3的決定“非法且令人遺憾”,但仍爲接觸留有餘地。“此舉是對外交進程的破壞,而非推動,”該官員稱,“但伊朗與歐洲的外交將繼續,且伊朗不會在壓力下讓步。”

外交官透露,應E3請求,聯合國安理會將於週五舉行閉門會議,討論針對伊朗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啓動事宜。

自6月中旬以色列和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以來,伊朗與E3已舉行多輪談判,旨在達成協議以推遲“快速恢復機制”啓動。但E3認爲,週二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談中,伊朗並未釋放出足夠的意願來達成新協議。

E3週四採取行動的依據是,伊朗違反了2015年核協議——該協議旨在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能力,作爲交換,國際社會取消對伊制裁。E3與俄羅斯、中國、美國均爲該協議締約方。

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宣佈美國退出該協議,稱其對伊朗“單方面有利”。此後數年,隨著伊朗放棄鈾濃縮限制,協議逐步瓦解。

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今年早些時候與伊朗進行了間接談判,但未取得成果。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Marco Rubio)對E3的行動表示歡迎,並表示美國“仍願意與伊朗直接接觸,以推動和平、持久地解決伊朗核問題”。

而伊朗方面消息人士稱,只有“華盛頓保證談判期間不會發動(軍事)襲擊”,伊朗纔會同意對話。

E3表示,希望伊朗在9月底前採取行動,充分緩解國際社會對其核計劃的擔憂,以便他們推遲採取實質性制裁措施。

“E3致力於利用一切外交工具確保伊朗永不發展核武器,包括啓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他們在致聯合國安理會的信函中表示(路透社已獲取該信函),“儘管如此,E3對外交解決方案的承諾依然堅定。”

伊朗此前已警告,若制裁重啓將作出“強硬回應”;上述伊朗官員稱,伊朗正評估應對選項,包括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on-Proliferation Treaty)

E3曾提出,若伊朗恢復聯合國核覈查人員的準入權(覈查人員還需覈實6月衝突以來狀態不明的伊朗大量濃縮鈾庫存),並與美國展開談判,E3願意將“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啓動時間延長至多6個月,爲嚴肅談判創造條件。

以色列外長吉迪恩·薩爾(Gideon Saar)稱E3的決定“不可避免”,並表示這是“對抗伊朗政權核野心的外交行動中的重要一步”。

伊朗中國不滿情緒升溫

聯合國這一程序需耗時30天,之後針對伊朗金融、銀行業、油氣及國防領域的制裁纔會正式恢復。

伊朗的戰略盟友俄羅斯和中國週四敲定了一份安理會決議草案,提議將2015年核協議延長6個月,並敦促所有締約方立即重啓談判——但兩國尚未請求對該草案進行投票。

“世界正處於十字路口,”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揚斯基(Dmitry Polyanskiy)對記者表示,“一條路是和平、外交與善意……另一條路是‘槍口下的外交’。”

三名接近伊朗政府的內部人士透露,重啓制裁的陰影正引發伊朗中國不滿。該國的經濟焦慮加劇,政治分歧也在加深。

伊朗領導層在應對策略上存在分歧:反西方強硬派主張反抗與對抗,溫和派則倡導外交解決。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