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9-11)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大摩: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興趣升至三年高位

隨著市場氛圍回暖,國際投行對中國資產的興趣顯著升溫。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已升至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摩根士丹利研究團隊認爲,無論在指數投資還是在主題性機會方面,投資者的興趣都維持在高位。近期與該行交流的投資者中,超過九成明確表示願意增加對中國市場的敞口,這是自2021年初以來未曾出現的比例。

2. 貝萊德:AI成全球投資主線,中國科技股估值修復受關注

貝萊德近日發佈觀點稱,未來12個月內,AI驅動的大型美國科技股仍將是全球投資主線。不過,對於中國市場,貝萊德也釋放出積極信號,認爲中國科技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關注。貝萊德智庫中東及亞洲首席投資官龐文博表示,雖然整體對中國股市維持中性態度,但中國科技板塊具備顯著吸引力。一方面,中美科技股之間仍存在較大估值差距,另一方面,AI驅動的產業成長邏輯在中國同樣適用,這爲中國科技股提供了進一步估值修復的空間。龐文博指出,中國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政策環境:工程師資源豐富、政府大力支持“國產替代”、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暢通,尤其是在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自主可控”的產業潛能日益凸顯。此外,當前中國處於低利率環境,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傾向將資金投入具有長期成長性的科技股,這也有助於市場信心修復。

3. 道明證券:美CPI將主導歐元/美元走勢

道明證券策略師在報告中表示,美國CPI通脹數據更可能觸發歐元兌美元EUR/USD的反應,而非歐洲央行利率決議。策略師稱,歐洲央行料將維持存款利率在2.0%不變,這符合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可能會表示在美歐達成貿易協議後,不確定性有所下降,但仍將強調未來決策將逐次會議、依賴數據的方式。道明證券策略師稱:“美國CPI將是外匯市場的更大驅動因素。我們對美元因更強勁的報告和通脹傳導跡象而走強持謹慎態度。”

4. 花旗:不認爲美國會陷入衰退,看好中東未來十年增長

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弗雷澤表示,隨著美國企業從更清晰的政策信號中重拾信心,併購活動正出現反彈,同時美國似乎不太可能陷入衰退。不過她也提醒,該行正在密切關注勞動力市場,並稱“並非一切都一片向好”,但她仍預計美國能夠避免衰退。弗雷澤對中東地區也持樂觀態度,她預測,在投資流入和新興產業發展的推動下,該地區將迎來十年的強勁增長。海灣國家已在中國外投入數十億美元,致力於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吸引了包括花旗在內的全球金融機構。近年來,花旗是衆多在海灣地區擴大業務佈局的國際銀行之一。傑富瑞金融集團、拉扎德公司等也在該地區招聘人員或開設新辦事處。今年早些時候,摩根大通表示計劃在未來幾年爲其中東地區的業務新增100多名員工。

5. 惠譽: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美國經濟出現放緩

惠譽週二上調了全球GDP增長預期,同時指出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放緩。然而,與去年的數據相比,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顯著”放緩。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料將從去年的2.9%降至2.4%,明年預計將進一步放緩至2.3%,到2027年將增長2.6%。此外,惠譽表示,在一系列聲明之後,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有所下降。然而,首席經濟學家Brian Coulton指出:“對美國關稅上調的更清晰認知,並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關稅仍然巨大,並將削弱全球增長。而美國經濟放緩的跡象現已出現在硬數據中,而不僅僅是情緒調查。”惠譽指出,關稅增加導致的通脹上升是“溫和的”,但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加速。“更高的通脹將抑制實際工資增長,並給美國消費者支出帶來壓力,美國消費者支出在2025年已明顯放緩。”與此同時,美國就業增長“明顯”放緩,就業市場的疲軟應該會說服美聯儲比之前預期的更快地降息。惠譽目前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和12月的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明年還將降息三次。

6. 富國銀行:預計美聯儲將在2026年中前降息五次

富國銀行預計,美聯儲將在2026年年中之前降息五次,每次25個基點。該行預計未來三次會議將連續降息,到年底將利率降至3.50%—3.75%,隨後在2026年3月和6月再降息兩次,將利率區間降至3.00%—3.25%。這一前景反映出勞動力市場疲軟,8月份平均就業崗位僅增長2.9萬個,失業率升至4.3%。通脹仍是一個挑戰,核心PCE同比增長2.9%,但富國銀行指出,通脹預期保持穩定。該銀行將明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提高到35%,但預計未來幾年經濟增長將更加強勁,預計隨著財政刺激和降息措施生效,2026年GDP增長率將達到2.4%。

中國

1. 中信證券:看好2025-27年蘋果硬件創新週期和後續AI進展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台北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蘋果在2025年秋季新品發佈會上發佈iPhone17系列、AirPodsPro3及AppleWatchSeries11產品。我們認爲iPhoneAir機型、手錶血壓檢測、耳機AI實時翻譯功能爲本次新品的核心亮點。此外我們還看到,蘋果在iPhone新機上仍採取了相對穩健的定價策略,全線256GB起步,在產品規格有所升級的同時起售價與前代產品保持一致。我們看好2025-27年蘋果硬件創新週期和後續AI進展,建議重點關注有蘋果業務貢獻基礎業績,同時卡位摺疊屏、AI服務器、機器人等新領域的公司。

2. 中信證券:醫藥板塊上漲主升浪有望中長期持續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A股和港股醫藥板塊的走勢還遠沒有結束,上漲主升浪還有望中長期持續。建議橫向維度上,下半年繼續圍繞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三個領域進行佈局,尤其關注業績可以兌現的內需確定性強的板塊龍頭。

3. 中信證券:預計豬週期錯位效應將於9月漸次減弱,助力後續CPI同比讀數改善

中信證券預計,中性情景下,2025年三季度、四季度PPI同比將分別錄得-2.9%、-2.0%。“豬週期錯位”導致CPI同比讀數大幅下滑至-0.4%,8月豬肉價格影響CPI下降約0.24個百分點。核心CPI同比讀數於4月開啓上行通道,其中金飾品和受益於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耐用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尤爲顯著。向後看,預計豬週期錯位效應將於9月漸次減弱,助力後續CPI同比讀數改善,2025年四季度的CPI同比有望出現明顯回升。預計中性情景下,年底CPI同比讀數最高點或有望回升至1.0%附近。

4. 華泰證券: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下游製品或率先復甦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2025年8月末CCPI-原油價差約480,處於2012年以來30%以下分位數,全球宏觀局勢延續博弈致油價高位波動,且下游多數化工品進入需求淡季,致化工品價差仍處於較低水平。8月提價產品主要系供給偏緊和海外需求較好的品種,近年來石油化工行業盈利已處底部,在“反內卷”等政策引導下,供給側有望加快調整,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中長期而言,伴隨歐美高能耗裝置退出、亞非拉地區經濟增長等需求增量驅動下,出海/出口成爲中國化工行業的重要增長引擎;行業資本開支增速自2025年6月以來持續下降,供給側加快調整下2025年下半年或迎復甦起點,成本減壓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環節或率先復甦。

5. 國盛證券:種子行業向轉基因,耐密高產方向轉型

國盛證券發佈研報稱,中國確立“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新的國家糧食安全觀。近10年來,中國在耐密高產玉米新品種選育方面也取得顯著的成績,一些龍頭種企品種在近幾年也表現優異。在外部不確定性加大背景下板塊自主可控主題凸顯,其次種業振興政策+轉基因變化帶來行業擴容,格局大幅優化,關注在轉基因方向及耐密高產品種方向擁有優勢的龍頭公司。

6. 國聯民生:行業景氣改善&估值有優勢建議重點關注水泥龍頭

國聯民生證券發佈研報稱,水泥行業景氣度持續改善的態勢正逐步形成,企業盈利彈性逐步釋放,仍處於歷史底部區域附近。另一方面,主要水泥企業PB亦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建議更多關注政策/行業/企業多方面積極變化。政策方面建議關注支撐供給持續出清的後續相關內容;行業層面關注企業區域協同、行業兼併購優化供給格局等;企業方面關注新業務/出海方面佈局進展及重要增量貢獻。建議重視區域水泥龍頭及具備市場領導力的央國企水泥企業。

7. 興業證券:多晶硅價格或成爲反內卷效果風向標,靜待後續事件催化

興業證券發佈研報稱,光伏行業有望因“反內卷”迎來供需拐點,重點關注週期屬性較強的多晶硅料及光伏玻璃環節。行業技術進步持續推進,逐步積累以形成代際差距。若本輪硅料環節供給側改革成功落地,下游環節有望傳導成本壓力並順勢盈利修復。風光配儲剛性需求、成本下降帶動經濟性提升、政策過渡期鼓勵裝機三大因素推動儲能訂單爆發。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