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擬推新產能框架,2027年配額爭奪戰正式打響!

歐佩克+代表本週將齊聚維也納,就更新成員國產能估算的程序展開初步討論。

這個由22國組成的聯盟計劃以產能評估結果爲基礎,確定新的生產基線,並據此制定2027年的產量目標

知情人士透露,在定於9月18-19日舉行的會議上,代表們希望就評估各成員國最大可持續原油產能的機制達成共識,祕書處則力爭在年底前向歐佩克+部長們提交可行方案。

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歐佩克+加上墨西哥的最大可持續產能爲4790萬桶/日。根據阿格斯(Argus)等第三方機構的平均數據,該聯盟8月原油產量環比增加50.9萬桶/日,達4240萬桶/日。

歐佩克+原本計劃在2025年就啓用新的生產基準線,但因內部對評估流程(包括睿斯塔德、伍德麥肯茲和IHS三家諮詢公司的獨立評估)存在分歧,這一計劃先後推遲至2026年和2027年。

即便歐佩克+就產能評估新框架達成一致,具體實施仍面臨挑戰。伊拉克、尼日利亞等成員國已要求上調基線,但這些訴求是否反映實際產能增長尚不明確。安哥拉因2024年獲得的產量目標低於預期,已於當年退出歐佩克。

近期,隨著八個核心成員國逐步解除大規模減產,歐佩克+的閒置產能成爲市場焦點。受上游和中游設施限制,俄羅斯、伊拉克等國未來數月能否恢復至減產前水平存疑。

自4月份以來,歐佩克一直在穩步提高產量,到9月份完全扭轉了第一批250萬桶/天的減產,相當於全球需求的2.4%左右。10月份的最新產量政策則通過解除第二批減產削減來延續這一趨勢,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年多。然而,實際產量增長往往達不到目標,因爲大多數成員國的生產都接近產能極限。

合規問題使情況更加複雜。哈薩克斯坦、伊拉克和阿聯酋等國產量已經超過了配額,這促使沙特主張更嚴格地遵守規定。歐佩克在聲明中強調成員國應完全遵守《合作宣言》,並對2024年1月以來的生產過剩進行補償,旨在恢復聯盟內部的紀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