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慘遭打臉!“債券義警”爲何未如期出現?

過去,“債券義警”是指那些因爲認爲政府政策不負責任而主動拋售國債的投資者。根據原先的預測,隨著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擔憂加劇,以及特朗普推行貿易、稅收和支出計劃,今年的長期美債本應出現劇烈拋售,而“債券義警”也將大量湧現,但這一切並未發生。

從4月到6月初,市場曾普遍預計“債券義警”會因擔心特朗普的關稅聲明可能引發通脹,以及“大而美法案”的財政赤字融資需求而出現。5月底,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甚至警告說,債券市場將會崩潰,監管機構將陷入“恐慌”。

然而,現實情況恰恰相反。根據ICE美國銀行美林MOVE指數衡量,債券市場的波動性從4月以來大幅下降。自5月以來,10年期美債價格持續上漲,其收益率截至週一已下降約40個基點至4.14%。與此同時,30年期國債的價格也同樣上漲,其收益率在5月曾超過5%,如今已下降30個基點至4.76%。請注意,美債收益率和價格走勢相反,美債收益率下降反映了市場對國債需求的上升。

“債券義警”沒有如預期般出現,其原因有多個。其中包括特朗普政府願意通過調整長期美債的供應來控制相應的美債收益率、夏季勞動力市場狀況明顯惡化和以及美聯儲目前已進入降息週期。

9月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截至3月的12個月裏,美國創造的就業崗位比此前預期少了91.1萬個。此外,8月新增就業崗位僅有2.2萬個,失業率更是升至近四年來的新高,達到4.3%。

得克薩斯州Sage Advisory的聯合首席投資官兼執行合夥人托馬斯·烏拉諾(Thomas Urano)表示:“進入仲夏時,‘債券義警’主要關注的是財政赤字和白宮的稅收法案。”他在一次電話採訪中補充道:“但就業數據的修正改寫了劇本,市場擔憂迅速轉向經濟增長放緩,促使美聯儲開始降息。”他認爲,除非就業數據反彈且關稅引發的通脹傳導至市場,否則“債券義警”不會迴歸。

市場對關稅可能引發最嚴重通脹的擔憂並未成爲現實,而關稅收入卻大幅增加。華盛頓的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估計,從1月到9月中旬,美國從商品關稅和特定消費稅中獲得了1650億美元的收入。然而,特朗普關稅的合法性將面臨挑戰,最高法院定於11月5日聽取辯論。

阿拉巴馬州Aptus Capital Advisors的投資組合經理約翰·盧克·泰納(John Luke Tyner)表示,關稅收入的增加是“我們所看到的財政狂熱放緩”的另一個原因,這有助於緩解市場對美債的一些擔憂。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處於近期4%至5%區間的低端。泰納認爲,“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會保持在這一水平,還是會進一步走低”,這意味著國債價格很可能在此基礎上繼續上漲。

根據紐約瑞穗證券的經濟學家史蒂文·裏丘託(Steven Ricchiuto)和亞歷克斯·佩勒(Alex Pelle)的觀點,其他因素也限制了投資者拋售長期美債的意願,其中之一是美國中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願意通過使用更多的短期國庫券來爲政府借貸需求融資,從而對10年期美債收益率施加下行壓力。

裏丘託和佩勒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通過表達限制長期美債供應的意願,“中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知道他擁有這個工具,而僅僅是使用它的威脅就已證明是有效的”。

裏丘託和佩勒還指出,資產管理公司正試圖通過“增量久期押注”來跑贏市場,而不是“大幅下注”。其他限制投資者拋售長期美債的因素還包括油價下跌。

他們表示,最後一個考慮因素是,對於許多投資者而言,接近4.25%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具備吸引力——在通脹沒有“嚴重”加劇的情況下,這足以促使他們“做多市場”

堪薩斯州Palmer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喬恩·布拉格爾(Jon Brager)指出,外國投資者持有至少20%的美債,並且近幾個月以來一直是所有美國證券(包括美國國債、股票和公司債在內)的淨買家。

與此同時,布拉格爾補充道:“我們看到了大量的赤字支出,但中國財政部通過發行國庫券來爲其融資,這滿足了市場對短期債券的大量需求,使投資者能夠縮短他們的久期配置。”

他認爲,美聯儲可能在明年初之前持續降息,“這將抑制‘債券義警’的出現”。他還表示:“即便如此,我們預計在大量國債供應、合理的經濟增長以及關稅可能導致通脹重新加速的背景下,美債收益率曲線將繼續變陡。”在布拉格爾看來,在經過一場“短暫的抗議”之後“‘債券義警’只是躲藏起來等待時機”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