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IEA唱反調!歐佩克祕書長:全球石油需求到2045年將飆升

週一路透援引歐佩克祕書長海薩姆•阿爾蓋斯(Haitham al Ghais)的話稱,到2045年,原油需求將增加到1.1億桶/日,比目前的水平增加23%

有趣的是,一週前,國際能源署(IEA)預測未來幾年的原油需求增速將放緩,將從今年的240萬桶/日減少到2028年的40萬桶/日,且需求峯值即將到來。IEA預計,在石化和航空行業的支持下,全球石油需求到2028年將在2022年的基礎上增長6%到1.057億桶/日。IEA的悲觀預測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電動汽車的加速部署、燃油效率的提高和“其他技術”將損害需求增長。但歐佩克似乎不這麼認爲。

歐佩克和IEA似乎一致認爲,在可預見的未來,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將推動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因此,我們(歐佩克)在保持與亞洲夥伴的溝通渠道暢通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阿爾蓋斯說。然而,根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最近的一份報告,即使是亞洲的需求增長也可能受到電動汽車的影響。這家國有石油巨頭的研究機構預測,由於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今年的石油需求增長將低於此前的預期。不過,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並不是必然的。

IEA在其報告中也對電動汽車銷售發出了警告。該機構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報告中表示:“只有家庭或工作場所的私人充電或公共充電站等基礎設施變得方便且負擔得起、可以滿足充電需求的時候,電動汽車銷量才能持續增長”。

6_2306271300101611.png

與此同時,大多數預測者認爲,即使電動汽車開始削弱對燃料的需求,石油化工行業對石油的需求在中期仍將保持強勁。阿爾蓋斯週一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首屆亞洲能源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大約20年後,全球石油需求將增至1.1億桶/日,推動全球能源需求增長23%,“在可預見的未來,石油是不可替代的”,並補充說到那時石油仍將佔能源結構的29%左右

阿爾蓋斯說,石油行業的投資不足只會挑戰當前能源系統的可行性,並導致“能源混亂”。他預測,從現在到2030年,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擴張,世界各地還將有5億人搬到城市。他說,世界將需要更多的石油,而不是更少

阿爾蓋斯承認,可再生能源將在未來的世界能源結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並肯定一些歐佩克成員國“已經在該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他說:

“到2045年,我們預計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23%。天然氣、氫氣和生物能源的佔比將會擴大。但很明顯,石油仍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外,沙特阿美首席執行官Amin H. Nasser也在會議上表示,亞洲需求也令該公司對今年剩餘時間的全球石油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並補充說石油市場基本面仍然“總體穩健”。 他說:

“儘管幾個經合組織國家存在衰退風險,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特別是中國和印度,正在推動今年石油需求的健康增長,超過200萬桶/日。以歷史標準來看,這是很高的。”

他以中國爲例,即使在經濟逆風的情況下,中國的運輸和石化行業也顯示出需求增長的跡象。 

標準普爾全球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此前報道稱,沙特可能會失去在亞洲的市場份額,因爲印度和中國選擇購買價格更低的俄羅斯原油。標準普爾全球的初步數據顯示,5月份印度煉油商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達到了近200萬桶/日的歷史最高水平,超過了從伊拉克和沙特進口量的總和,取代了中東、非洲和部分美國的供應。展望2023年,俄羅斯原油流入印度的前景看起來很有希望。標準普爾全球表示,假設價格與其他來源相比保持競爭力,預計這些進口可能佔印度原油進口籃子的40%-45%,即200萬至250萬桶/日。

在會議間隙,當被問及亞洲原油貿易流量的這種變化時,阿爾蓋斯表示並不擔心。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