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上週末,僱傭軍組織瓦格納(Wagner)在俄羅斯發動的“武裝叛亂”,引發市場對於俄羅斯石油供應的擔憂。
歷史經驗表明,對石油供應的持續、實質性衝擊往往是由於重大的國家內亂爆發,或者是關鍵石油基礎設施在軍事衝突中遭到破壞。
雖然目前石油流動沒有中斷,但值得注意的是,波羅的海和黑海是俄羅斯的主要海運石油出口中心,而在利比亞的石油設施周圍也出現過瓦格納集團的身影。
爲了更全面地分析俄羅斯石油供應風險,高盛的大宗商品團隊以問答形式討論了歷史風險事件、石油基礎設施的風險以及對油價的潛在影響。以下是詳細盤點:
歷史風險事件
Q1. 爲什麼俄羅斯的產量在2022年短暫下降?
2022年第一季度,俄羅斯石油達到11.4百萬桶/日的峯值。隨後4-5月的春季中,俄石油總產量大跌約1百萬桶/日。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俄烏衝突爆發之初,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限購制裁。出口量的下降,加上俄羅斯中國儲存能力有限,迅速導致生產井口突然關閉。
Q2. 爲什麼俄羅斯的產量在去年夏天迅速反彈到之前水平?
到2022年6月,一批影子船隊開始爲俄羅斯石油“保駕護航”,他們不依賴西方保險和後勤服務,成爲替代的船隻,因此產量急劇回升。最終,七國集團被迫妥協,允許任何船隻爲俄羅斯石油流動提供便利,前提是油價低於價格上限。
此次風險事件中,石油供應的中斷具有政治性,西方政府有能力採取行動避免損失,他們也確實這樣做了。
Q3. 歷史上哪些地緣政治情況導致了大規模和持續的石油供應中斷?
歷史上有五個主要的石油供應風險事件,產生了持續的衝擊後果。
其中,高盛對比了蘇聯解體前後俄羅斯石油產量變化,1987年解體前,產量達到了11.5百萬桶/日的峯值,到了1996年解體後,產量已暴跌了6百萬桶/日,至5.5百萬桶/日。
除此之外,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家基裏安(Lutz Kilian)列舉了四大“外生供應衝擊”:1978-1979年的伊朗革命,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及2002-2003年委內瑞拉的內亂。
以上五個案例中,石油供應衝擊均是因爲生產國發生了重大的內亂,或者是因爲軍事衝突破壞了石油設施,衝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減少對手國的石油生產及收入。
Q4. 這對未來俄石油供應的風險事件概率有什麼影響?
歷史表明,中國重大民事衝突(如涉及中國其他反對派的戰爭)或重大軍事衝突(如烏克蘭衝突),有可能導致石油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增加俄羅斯石油供應持續暴跌的概率。普京在上週六的講話中舉例了1917年俄羅斯革命期間發生的事情,這也意味著未來某個時候俄羅斯發生重大中國動亂的概率很可能已經上升。
石油基礎設施風險
Q5. 俄羅斯的關鍵石油基礎設施在哪裏?
俄羅斯從三個主要樞紐出口海運石油:波羅的海,黑海(不包括裏海管道聯盟),以及東部主要港口。俄羅斯的主要產油區集中在俄羅斯中部及東部。
Q6. 俄羅斯哪些石油基礎設施可能面臨相對更高的風險?哪些數據需要關注?
目前,石油流通沒有受到干擾,高盛預計俄羅斯中國不會出現石油流通的干擾。由於叛亂是在南方的頓河畔羅斯托夫附近發起的,由亞速海過濾到黑海,該地區的石油基礎設施可能面臨相對更高的中斷或封鎖風險。新羅西斯克和圖阿普謝這兩個主要的黑海出口港口在羅斯托夫以南200-250英里處,並由離羅斯托夫更近的管道供給。
Q7. 對俄羅斯以外的石油生產商是否有潛在的影響?
自2019年以來,瓦格納集團已在利比亞部署武裝力量,盤踞在石油設施周圍,俄烏衝突爆發後又轉移了部分資源至烏克蘭。
據外媒報道,瓦格納似乎與利比亞國民軍(LNA)結盟,LNA是國際公認的的黎波里政府(GNA)的反對力量,控制著該地區東部的大部分油井出口港,以及爲西部港口提供油井的生產。因此,瓦格納擁有擾亂石油生產的能力。
上週末,與LNA結盟的東部議會因收入分歧威脅要封鎖出口。在過去的五年裏,類似封鎖事件已多次發生,利比亞110萬桶的石油日產量有可能幾乎全部被封鎖。但鑑於瓦格納收入同樣依賴於石油流動,因此其本身行動也受到限制。
對石油價格的影響
Q8. 如何看待供應風險增加對油價的潛在上行壓力?
市場可能會對此次瓦格納事件進行兩方面適度的定價:
一是近期的供應中斷,這可能會給時價帶來一些上行壓力。
二是在未來對石油供應產生的負面影響,這可能會對遠期石油價格產生一些上行壓力。
當然,歐佩克有相當大的能力來抵消供應中斷的影響。
Q9. 除了供應風險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影響油價?
石油市場通常關注的是現貨基本面,而這些基本面並沒有改變,但有三大因素值得關注。首先,市場可能不考慮俄羅斯供應中斷的風險上升,因爲其歐佩克+夥伴可能會調低一些自願減產以應對任何大規模的供應下降。第二,不確定性的增加可能會對俄羅斯的石油需求(也可能是俄羅斯以外的石油需求)以及資產市場的情緒造成壓力。第三,俄羅斯政治局勢的不確定性增加,可能會增加尾部風險,即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導致歐佩克的核心產出急劇增加。
Q10. 上週高盛發表了一篇文章,討論了俄烏衝突和2022年能源危機對油價的長期影響。討論的結果是什麼?本次突發事件是否影響結論?
2022年上半年油價反彈主要是出於對制裁俄羅斯的擔憂,隨後的大跌反映了政策(如創紀錄的SPR釋放、加息)和市場(如美國頁巖供應增加)有對漲價的有效應對措施。
高盛指出,2022年的能源危機有三個潛在的長期利空影響:
1.能源公司從ESG轉向能源安全,以及相關的石油投資回升(儘管去年仍比2014年低近40%)。
2.如果未來制裁俄羅斯的目標仍然是通過限價削減俄羅斯能源收入,那麼主動權可能從生產者轉向消費者。
3.2022年清潔能源(同比增長15%)和電動車(同比增長60%)投資的躍升,以及其對長期石油需求的消極影響。
當然,突發事件也表明,地緣政治發展尚不可控,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上升,所以現在確定任何長期的影響還爲時過早。未來關注重點或將轉移到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