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戰!美銀:美聯儲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實現通脹目標

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布萊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週二在接受CNN獨家採訪時表示,美國通脹率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

美聯儲目前預計屆時的通脹率爲2.1%,低於目前的4.4%。

莫伊尼漢援引美國銀行客戶數據表示,消費者已經將支出削減至與2%通脹率一致的水平。

他補充說,這“既好又壞”,“好在這正是美聯儲控制通脹所需要的,壞在這確實意味著經濟更有可能出現溫和衰退。”

莫伊尼漢表示,他認爲美聯儲“今年可能會加息幾次”,以使通脹更接近目標。他還預測美聯儲將在明年5月之前保持利率穩定,然後再降息。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的數據,這與交易員的預測一致,但仍有約五分之一的交易員認爲2024年3月可能會降息。

莫伊尼漢表示,溫和的衰退可能會在“明年上半年”出現,而不是他之前預測的今年下半年。

他還認爲,美國失業率可能不會超過5%。在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期間,失業率在2020年4月達到14.7%的峯值,但到2022年7月已恢復到疫情前3.5%的水平。上個月的就業報告顯示,儘管就業增長令人印象深刻地強勁,但失業率小幅上升至3.7%。

然而,莫伊尼漢表示,即使是保住工作的消費者也會受到信貸緊縮導致的經濟低迷的影響,因爲當經濟狀況惡化時,銀行對貸款對象會更加挑剔。與經濟擴張時期相比,被認爲風險較高的借款人可能會被拒絕貸款或收取更高的利息。

美聯儲在抗通脹方面已領先其他央行?

週三,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央行行長同臺討論時,通脹這一主題可能會主導談話。

通脹並不是美國獨有的問題。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全球供應鏈中斷以及俄烏衝突等問題的影響,幾乎每個主要國家都在應對價格大幅上漲。 

此次討論正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選擇在6月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之際,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繼續採取加息措施以抑制通脹。 

鮑威爾多次表示,雖然美國通脹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美聯儲要實現2%的目標通脹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月份,CPI整體通脹率錄得4%,這是自2021年3月以來最慢的增速,但仍是美聯儲目標水平的兩倍。 

鮑威爾和其他美聯儲官員將6月份的決定描述爲一次“跳過”,以讓他們能夠“放緩”決策的步伐,並研究過往激進緊縮政策的更廣泛影響。美聯儲還強調,今年可能會進一步加息,並且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高利率。 

有一些證據表明鮑威爾的做法正在奏效。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CEA)週二發佈了一份對七國集團(G7)國家近期通脹率的比較分析報告。CEA通過調和整體通脹數據發現,雖然通脹飆升最早在美國出現,但該國的12個月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目前已低於其他G7國家。

6_2306281655172921.png

CEA的研究還發現,美國的整體通脹率和核心通脹率(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均低於其他G7國家。 

俄烏衝突是影響整體通脹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對歐洲國家而言。儘管如此,各地區對這一持續衝突的暴露程度並不能解釋通脹情況的所有差異。CEA寫道,“展望未來,通脹的短期演變仍然相當不確定”。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