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彭博最近對專業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65%的人預計未來12個月內將出現經濟衰退。就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稱,存在較大可能出現經濟衰退,哪怕這並非最有可能的情況。
但是,這場近幾十年來最受期待的經濟衰退,現在已變成遲到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瑞銀首席投資官辦公室給出三個最關鍵的理由,並指出,衰退不是不可能,關鍵看美聯儲是否繼續收緊政策。
第一,政策並沒有過度限制。自2022年3月以來,美聯儲已加息500個基點,這是自1980年代初以來最快的加息步伐,但從許多指標來看,貨幣政策只是適度限制,而且這種情況才持續了不到六個月。實際聯邦基金利率(名義利率減去核心PCE通脹)今年才轉爲負值。另外,金融狀況指數表明,2023年貨幣政策的限制性有所放鬆。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週也表示,雖然利率已經進入限制性水平,但是仍未能達到可以讓通脹降低至2%目標的“足夠限制性水平”,而且,接下來,利率維持這一水平的時長也相當重要。
與此同時,根據聯邦赤字佔GDP的百分比,財政政策在過去6-9個月裏再次隱性轉向擴張性。由於最近鼓勵私營部門投資的產業政策,比如通脹削減法案、芯片法案等,財政政策也對今年的增長產生了間接的積極影響。
第二,私營部門基本表現良好。家庭財務、企業資產負債表和勞動力需求都比經濟衰退前的典型情況強勁,爲應對增長阻力提供了緩衝。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或企業債務與GDP之比等比率並未過高。家庭償債比率仍接近40年來的低點,約爲9%。儘管貸款標準更加嚴格,但大多數公司仍然擁有良好的信貸渠道。
自本輪復甦在2020年5月開始以來,美國已創造了超過2500萬個就業崗位,而根據JOLTS的調查,目前仍有超過1000萬個職位空缺。儘管一些知名科技巨頭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已宣佈大規模裁員,但更多企業仍然表示,當前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找到合適的員工,而且大多數企業似乎不願意裁員,因爲招聘實在太困難了。
第三,美國經濟的週期性已經減弱。新冠疫情扭曲了週期分析,並使數據變得嘈雜。疫情期間,商品需求激增,支撐了製造業,然後隨著支出正常化,需求轉向服務業。大哥你經濟從疫情的衝擊下恢復正常,經濟中的部分領域經歷了放緩或徹底衰退,但這些情況並沒有在所有部門同時發生。這可能也阻止了美國經濟經歷廣泛的衰退。
美國經濟目前避免了衰退,不僅因爲服務業的強勁抵消了製造業的疲軟,還因爲美國經濟以服務業活動爲主。它約佔私營部門總產出的81%。
另外,美國經濟轉向主要以知識爲基礎的服務經濟,對利率和石油價格的敏感性較低,能夠更靈活地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結果就是經濟的週期性降低,陷入衰退的難度更高,除非出現嚴重不利的情況。
那麼,這仍是一場雖遲但到的衰退嗎?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但經濟是否陷入衰退尚不確定。
瑞銀首席投資官辦公室指出,目前的增長勢頭足夠強勁,除非出現不利的供應衝擊或信貸事件,否則衰退不可能最早在第四季度末之前就開始。
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主要取決於貨幣政策是否繼續收緊,並最終導致消費者支出下降,這可能需要美聯儲至少再加息兩次。
但是,另外一種可能性是,本週期貨幣政策存在較長的滯後性,迄今爲止的緊縮政策已經足以導致支出崩潰,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瑞銀還指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股市的定價並沒有考慮到經濟衰退的發生。由於股票定價已經接近完美的軟著陸,高質量債券的風險回報高於股票。
而在股票方面,今年迄今的漲幅主要集中在少數成長型股票上,這表明,估值較低的落後股票還有追趕的空間。如果經濟衰退的確發生了,市場中更具防禦性和更便宜的部分很可能會跑贏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