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還矇在鼓裏?小摩:市場未能反映“去美元化”風險

押注美元將在未來數年維持主導地位的投資者似乎忽視了美國中國政治不穩定性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摩根大通的策略師認爲,市場沒有完全反映出美元作爲全球儲備貨幣和貿易首選貨幣的地位逐漸削弱的過程——這一過程被稱爲“去美元化”。這也導致當前美元估值高於歷史水平。

詹·洛伊斯(Jan Loeys)和張曉靜(Joyce Chang)等策略師們表示:

“如果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全球分裂加劇,可能導致貿易和金融的去全球化。在金融領域,這也可能導致去美元化。

策略師們在週二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威脅美元長期主導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美國的政治功能失調,可能會阻礙政府管理國債,導致危機期間無法通過財政限制穩定經濟”。

今年早些時候,政治邊緣政策威脅到了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政客們在達到最後一刻才就債務上限問題達成協議。在一個日益分裂的國家中,這種現象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

摩根大通表示,如果美元地位減弱,其穩定性遭到衝擊,這將廣泛影響各類資產,從而導致美元貶值和股市走低,同時提高債券收益率。

6_2307191425306061.jpg

與此同時,根據國際銀行結算的最新數據,截至5月份,經通脹調整後,美元交易價格接近歷史高位。需要注意的是,這份數據並不包括7月份的美元大幅拋售,彭博社的美元指數在上週下跌近2%,降至2022年4月的低點。

策略師表示,未來十年內美元作爲主要儲備貨幣被完全取代的可能性相當低。他們認爲,隨著中國在非美國結盟國家中越來越多地扮演國際貨幣的角色,“部分去美元化”的可能性更大。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儘管美元仍是主要儲備貨幣,但其在國際儲備中的份額從2001年的73%下降到2022年的58%。然而,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組合中的美元配置對這一下降趨勢作了部分對沖。

對於擔心美元下跌以及跨國相互依賴減弱的投資者來說,摩根大通建議在投資組合中減持美元、美股指數、金融股和長期債券。該行還建議押注價值型美國股票,這些股票往往“在實際收益率上升的環境中表現更佳”。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